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新征程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法理基础、本质属性、实践要求,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详细] 时间:2025-03-17 16:35 查看:86次 标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法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对加强涉外领域立法、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作出部署安排,持续推进涉外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绩。...[详细] 时间:2025-03-17 16:27 查看:78次 标签:涉外工作涉外立法涉外法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世界、引领时代、指导实践,形成了丰富、全面、系统的改革方法论,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详细] 时间:2025-03-17 16:20 查看:101次 标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改革法治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根本制度保障。...[详细] 时间:2025-03-17 16:12 查看:83次 标签:中国式现代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工作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作为年度重点任务。这一重点任务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详细] 时间:2025-03-17 16:04 查看:105次 标签: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详细] 时间:2025-03-17 15:51 查看:90次 标签:新质生产力生产关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进一步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于聚焦手段、载体、领域、队伍四个方面协同发力、综合施治。...[详细] 时间:2025-03-17 15:44 查看:80次 标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建设数字技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长远之策、固本之举。2024年12月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详细] 时间:2025-03-17 15:27 查看:80次 标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自信民族工作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科技发展趋势,深刻洞察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详细] 时间:2025-03-17 15:19 查看:90次 标签:人工智能中国智慧中国担当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进一步强调,“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加强重点领域...[详细] 时间:2025-03-17 15:10 查看:80次 标签: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以制度固本强基、以创新激发活力、以法治稳定预期,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使协商民主成为汇聚共识的“连心桥”、解决难题的“金钥匙”、推动发展的“发动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详细] 时间:2025-03-14 15:59 查看:110次 标签:协商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群众路线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必然呼唤、催生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文化摆在突出位置,以创新文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详细] 时间:2025-03-14 15:50 查看:115次 标签: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努力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落地落实,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详细] 时间:2025-03-14 15:42 查看:154次 标签: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党的自我革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详细] 时间:2025-03-14 15:33 查看:120次 标签: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详细] 时间:2025-03-14 14:52 查看:131次 标签: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从五方面对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强调“要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详细] 时间:2025-03-14 14:43 查看:377次 标签: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党的建设
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新形势下管党治党的系统思维,为持之以恒抓好正风肃纪反腐提供了重要遵循。...[详细] 时间:2025-03-14 14:36 查看:110次 标签:管党治党党性党风党纪正风肃纪反腐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新时代生态文...[详细] 时间:2025-03-14 14:28 查看:111次 标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人民福祉
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作风,良好家风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我们要把家风建设作为涵养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详细] 时间:2025-03-14 14:20 查看:72次 标签:家风社会风气家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主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总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详细] 时间:2025-03-14 14:12 查看:78次 标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工作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