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刘益东:警钟敲响!如何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下的科技风险(2)

人工智能刚刚推出的时候,就有人呼吁暂停。但是人类现在最大的困境就在于一方面车速过快,道路情况又很复杂,另一方面刹车失灵。2024年3月,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这是全球首部综合性人工智能监管法案。同年5月,25位世界顶尖AI科学家呼吁,全世界应对AI风险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

从实际效果看,科技在进步,人们对于科技风险的认识和治理却在倒退。过去人类有很多好的智慧、好的机制,但在激烈竞争和资本增殖的压力下,这些好机制都消失了。个体的风险感知较为敏锐,早些年就有人提出发展人工智能的风险。群体对此保持缄默,《乌合之众》一书有精辟的讲解。

(二)伴侣机器人

虽然目前的机器人还不能和真人一模一样,但是随着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不断深入,终有一天伴侣机器人的外观能做到和真人一样。到那时,或许年轻一代的初恋都将是机器人。

(三)镜像生命

DNA具有手性,“镜像生命”指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将构成生命的分子(如DNA、RNA、蛋白质)替换为其镜像版本而创造的全新生物形式。例如,自然界中DNA为右旋(D型),蛋白质由左旋氨基酸(L型)构成,而镜像生命则使用左旋DNA和右旋氨基酸,形成与地球生命“互为镜像”的结构。2024年12月,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刊发由38位科学家联合撰写的重磅报告《应对“镜像生物”风险》,呼吁全球立即禁止人工合成“镜像生命”的研究。这一警告由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多国顶尖学者发起,直指合成生物学领域潜藏的“前所未有的风险”,引发科学界与公众的深度反思。

三、科技风险的双重挑战性

随着科技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家加入预警科技风险的队伍,以前提出科技风险的大多是人文学者。我认为,目前存在双重挑战:一方面科技风险愈演愈烈,另一方面人类的防控机制存在严重漏洞。

(一)认知失灵

什么是“有效加速主义”?它是一种关于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哲学思想。有效加速者认为,有效加速运动并不是一场社会运动,甚至也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只是一种对真理的承认。无论是现实中的官僚体系、技术治理,还是任何试图控制技术的力量,都妨碍了人们承认真理,因而都需要被革除。一言以蔽之,就是不顾一切地加速技术的发展。

什么是“超级对齐”?大致上讲,它指的是通过对AI系统的行为进行引导,让其能够符合设计者的意图。一些AI从业人士建议用“超级对齐”来对AI系统,尤其是超级AI系统进行对齐。这种策略的基本思路是先创建一个“大致相当于人类水平的自动对齐研究员”,用它来执行针对AI的对齐工作。换言之,就是在执行对齐工作的过程中,将那些更适合由AI完成的工作尽可能交由AI来自动完成,而人类则仅负责其中最为关键的那一部分,以此来尽可能提升对齐的效率。

(二)伦理失灵

科技伦理的建设是按照社会伦理的思路进行的。什么是社会伦理?社会伦理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认可并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调节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基础。只要多数人遵守社会伦理,社会秩序便可以井然有序。少数不遵守社会伦理的人造成的社会危害是有限的。但是科技环境不是这样,只要有一个实验室不遵守伦理秩序,就会造成很大危害。所以,我们很难用科技伦理约束科技风险问题,重点应放在改变科技发展模式上。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