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工人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的高科技企业普瑞奇科技有限公司高端流体过滤材料生产车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近日,2025年一季度北京经济成绩单新鲜出炉:北京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5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水平(5.4%),增速比2024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一季度经济发展数据上扬的背后,既是北京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充分体现,也是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加力实施显效,生产、需求继续好转,就业、物价保持稳定,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的有力印证。
从产业看经济增长的底盘“稳”。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6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58.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584.3亿元,增长5.4%。农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大,种植业、牧业稳步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工业生产增长加快,高精尖领域表现活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比2024年全年提高0.1个百分点。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8.0%,汽车制造业增长17.2%;五大装备制造业延续回暖态势,同比增长5.4%。服务业平稳运行,优势行业带动突出。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
从投资看经济增长的动能“足”。稳经济,投资仍发挥着关键性作用。2025年以来,北京市持续发挥“3个100”市重点工程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4%。其中,全市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3倍,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7.6%,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4%,占全市投资比重为9%,比2024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电子制造业投资增长46.3%,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84%。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8.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7.6%,占制造业投资比重为81.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倍,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1.8倍,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投资增长26.4%。
从消费看经济增长的潜力“多”。消费市场的“春意盎然”,既是消费信心回升的直观体现,也是对以旧换新政策的生动诠释。2025年以来,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产销同步较快增长,一季度实现手机等三类数码产品以旧换新106万台。一季度,北京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1.0%。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在信息服务和文体娱乐服务等领域带动下增长4.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9%和5.9%,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达29%。持续丰富市场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启动京津冀消费季活动,客流持续增加,旅客周转量增长60.9%。共接待入境游客89.1万人次,同比增长61.3%。一季度北京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由降转增”,由2024年全年下降1.2%转为增长6.2%,特别是纯商品住宅销售增长23.7%,二手房成交套数、成交面积增速也均超过三成。
从外贸看经济增长的韧性“强”。一季度,北京外贸顶压前行,实现出口增长,质量提升。据北京海关数据,一季度,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单位)进出口7198.9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其中,出口1480.9亿元,增长2.2%。汽车产业成为拉动北京地区整体出口增长的“领头羊”,一季度出口128.1亿元,同比增长56%。医药健康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分别出口31.6亿元、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119.1%。北京地区文化产品出口15.1亿元,同比增长70.5%。北京民营企业出口已连续21个月保持同比增长,成为地区外贸最活跃主体,一季度同比增长33.7%,高于全国民营企业出口整体增速26.7个百分点。北京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果。一季度,北京进口消费品428.8亿元,其中医疗保健、食品烟酒、美妆洗护、家用电器类商品分别进口137.8亿元、74.9亿元、7.4亿元、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1%、8.5%、17.6%。
从创新看经济增长的活力“优”。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一季度,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3%,其中核心产业增长9.7%(按现价计算)。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二者有交叉)增加值分别增长10.4%和16.1%,锂电子电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更是强劲,一季度产量分别增长3.7倍、1.4倍和18.3%。创新动能的培育,得益于北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出台支持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服务产业创新和企业发展。一季度,北京市新设企业6.3万家,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22%。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了1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有6000多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北京的独角兽企业有115家,估值接近6000亿美元,企业数量和估值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
开局起势见精神,铆足干劲再出发。在“一季报”的优秀成绩单里,我们看到北京经济总体向新向好,实现良好开局,更看到了北京经济的强大潜力和无限可能。我们有理由坚信,只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变化的不确定性,就一定能书写更加“京彩”的新篇章。(宣讲家网 祝中炎)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