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筑梦安居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筑梦安居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住房问题是民生大事,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深牵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各地不断增强住房保障能力,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不断完善,老百姓的“安居梦”正在变成现实。

在上海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今年入住了一批新住户,他们中有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也有毕业不久的应届大学生。这里的房间配备了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设施,社区门口开辟了直达地铁的公交线路,卫生服务站也正式启用。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仔细了解在此居住的城市一线工作者的生活状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今年,我国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列为重点工作任务。

上海今年计划建设筹措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实现“十四五”末总量达到60万套(间)的目标,筹措供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万张以上。

从住房保障到供应体系建设,从易地扶贫搬迁到棚户区改造,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百姓安居,一次次深入乡村农舍、城市社区,询问百姓房子住得习不习惯,关心百姓住得好不好、房子暖不暖。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班彦村。总书记和大家说,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结合起来。如今的班彦村院落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科学划分出居住区、产业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

今年,青海将加快推进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通过提高住房保温性能、完善室内配套设施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农牧民住房安全性、舒适度和住房品质。

筑梦安居,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我国还将实施一批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的城市更新项目,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纳入城市更新的改造范围;城中村改造在去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责任编辑:魏翔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