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系统思维,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在工作中自觉把发展和安全统一起来,共同谋划、一体部署、相互促进”。这一重要论述,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创新发展,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了理念引领和原则遵循。
进一步深化我们党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规律性认识
一个民族的伟大梦想,只有在安全的港湾才能顺利启航,也只有在安全的航道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在主持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和境界。“硬道理”通常指被实践证明了的不容置疑的铁律,习近平总书记用它来强调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使我们对“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等定位有了更为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从而把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摆到应有地位、作为硬任务来抓。必须深化对“安全也是硬道理”究竟硬在何处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硬”在变中求稳的刚性要求上。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人心求安、民心思稳。越是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人们对稳的需求也越大,稳的稀缺性就越凸显。特别要看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完成许多重大任务、攻克许多难关险隘,必须在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进行这样无比艰巨而又壮丽的事业,不能指望仅靠发展步步为“赢”,还要深刻认识到安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常性和关键性变量,必须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强调安全也是硬道理,在发展的同时扎实打牢安全基础、反复固强安全根基,使全体人民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硬”在危中寻机的刚性要求上。“危”与“机”是一个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矛盾统一体。“危”应对好了就可能创造新的“机”,“机”未把握好也会转化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之“危”。安与危也是一对矛盾,安全系数增大必然带来危险性的下降,而危险性下降则有利于人们抢抓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就是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当今世界大变局也是一个大乱局,霸权国家恃强凌弱、巧取豪夺等行径出现新动向,局地冲突在严重破坏地区稳定的同时广泛冲击全球秩序,一些国家和地区右翼政治势力抬头,各种消极因素和安全威胁可能通过不同渠道传导到国内。对此,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强调安全也是硬道理,深刻洞察乱中之危,作出于危机中育新机的战略抉择,坚持审慎科学决策和有力有效应对,最大限度化“危”为“机”。
“硬”在险中必进的刚性要求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可能给国家安全和发展带来重大消极影响。我们要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必须形成“不可逆转”之势,而当下之“险”又是绕不过去的门槛。在这样的形势下,强调安全也是硬道理,就是要求我们直面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探索未来可能遭遇极限施压之下的生存发展之道,确保无论前进道路上遭遇多少艰难险阻,都能实现“险”中必“进”。
安全也是硬道理表明了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的战略考量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作了专门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这与此前所强调的一以贯之,要求我们真正在工作实践中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在发展中平稳化解风险、在化解风险中优化发展。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承载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治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我们还将遭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使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局部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系统的矛盾风险挑战,国际上的矛盾风险挑战演变为国内的矛盾风险挑战,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转化为政治矛盾风险挑战。只有统筹发展和安全,特别是坚决有力地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强国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才能确保我们走向光明未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期待。我们党领导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一切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既蕴含着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要求,也涵括安全方面的要求。平安是人民祈盼幸福安康的基本诉求。只有在国家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这一诉求才能得到满足。回溯历史,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无力保障国家安全,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我们党登上历史舞台以后,对人民的期盼同情共感,带领人民在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成功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征程上,我们党要领导人民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就必须更加重视国家安全。
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着世界人民对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既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有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考量。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各类风险的倒灌效应、合流效应、叠加效应、联动效应、放大效应、诱导效应更加凸显,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愿望更加强烈。中国大力倡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坚决反对一切以牺牲别国安全换取自身绝对安全的做法,坚持维护共同安全,促进共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把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绝不是要我们将其作为口号来喊,而是要进入思想,转化为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具体实践。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本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在战略层面的反映。新征程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突出“大安全”理念,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各类要素、各个领域、各方资源、各种手段,实现各方面安全统筹治理、良性互动、共同巩固,着力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在发展中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这个机遇,内在包含着塑造国家安全的战略机遇。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是统一的,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也是基于“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维护。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要在变局中把握规律、在乱局中趋利避害、在斗争中争取主动,切实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进取意识,以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坚实国力为依托,统筹运用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两手”,把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自己手中。
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要求我们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让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有机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发展得越好、发展质量越高,越容易引来“虎狼”的觊觎,越需要筑牢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既要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善于运用发展成果来夯实国家安全的基础;又要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全面提高国家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善于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
(作者系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