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在广州分三期举办,同时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广交会一直被视作中国外贸的“晴雨表”“风向标”。在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挑战与机遇交织的当下,广交会以创新之力、开放之姿、合作之诚,向世界传递中国外贸的强劲脉搏,搭起友谊的纽带、贸易的桥梁。
4月15日,在第137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客商观看人形机器人演示。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广交会向世界释放“中国引擎”强大力量。开放是广交会最鲜明的标识;创新为广交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广交会主办方将着力提升质量、优化结构、改进服务,更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本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参展企业约3.1万家。其中出口展展位数近7.3万个、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进口展展位数约1600个,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736家企业参展,与上届基本持平。目前,从境外采购商预注册量、酒店预订量和航班预订率等指标看,第137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有望继续保持量稳质升的态势。截至4月14日统计数据显示,已有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0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全球零售250强等大型采购商有255家参会,比上届同期增长5.8%,创历史新高。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广交会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世界共享中国机遇,这正是广交会强劲的吸引力所在。
广交会引领全球贸易新浪潮。本届广交会三期分别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为主题,共设55个展区、172个产品专区。首次在第一期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集中展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最新成果。首次新设集成房屋专区,继续设立智慧生活、智慧物流与仓储设备、数字化工厂及智能制造生产线,风能、氢能及其他新能源产品,智慧出行相关技术产品等多个新兴产业相关题材的专区。一个个“首次”既展示了中国扩大开放的诚意,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跃迁的生动注脚,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技术亟待走向世界。本届广交会聚焦“一带一路”、RCEP、欧美等重点市场,通过在全球举办推介活动、深化与各方合作,引领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和领域融入新一代全球贸易。
广交会架起文明交流互鉴新桥梁。广交会既是一座促进贸易的桥梁,也是一扇展现文化的窗口。被誉为“国际会客厅”的广州,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敢为人先的魄力,铸就了包容开放、务实创新的城市品格,吸引四海宾朋纷至沓来,谱写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壮美篇章。广交会期间,广州将推出超300场“广交会+”系列活动,让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万海内外人士在洽谈合作之余,沉浸式感受“广式生活”魅力,体验丰富多元城市之旅。广交会历史上首个城市美食文化活动——广交会音乐美食节“食在广州嘉年华”将贯穿广交会三期,荟萃手作点心、广府非遗、国潮巡演,让广大客商足不出馆,即可一站式体验“南北风味并举,中西名吃俱陈”的美食文化。“贸易+文化”的模式既激活了消费活力,更塑造着城市品牌,在展会上收获新机遇,结交新朋友,感受中国文化的广度,加深彼此之间的认识与认同,便能架起更加坚固的合作桥梁。
外贸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广交会,充分彰显中国“国际范”,促进贸易“链全球”,带动文化“火出圈”。展望未来,随着外贸新市场拓宽朋友圈,新产品释放新潜能,中国外贸必将乘风破浪,给世界带来更多红利,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作出更大中国贡献。(宣讲家网 文悦)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津滨城际高铁公司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