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布拉+云阳 我国新增两处世界地质公园

坎布拉+云阳 我国新增两处世界地质公园

当地时间4月10日晚23时(北京时间4月11日早5时),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21届会议上,我国推荐的青海坎布拉和重庆云阳两处候选地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增至49处,数量继续稳居世界首位。2015年,为进一步保护全球地质遗产和自然景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批准“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计划”,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截至目前,全球共有世界地质公园229处。

XxjpsgC007322_20250411_PEPFN0A001

这是2023年10月2日拍摄的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一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羊格东智摄)

大美地质景观,展现独特魅力。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既是研究大地构造演化、洋陆转换的绝佳之地,是沧海变桑田的真实见证,也是研究黄河上游巨型滑坡与气候变化的天然博物馆,形成“地质-生态-人文”协同保护模式,是全球罕有的集高精度地学研究、多元文化体验与高原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云阳世界地质公园填补世界恐龙演化序列空白,形成全球独特的恐龙演化-喀斯特地貌-生态人文协同保护体系,诠释地球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共生价值……这两处地质公园强化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优秀地质遗迹和景观重要性的认识,并注重地质遗产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之间的相互关联。

展示国家形象,促进国际合作。加强地质景观保护,推动地质公园将重要地质遗产的保护、公众宣传、可持续发展方针的落实相结合,更好服务人民。更好发挥其作为国家形象展示的名片作用和促进国际合作的引擎作用,广泛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等国际组织机构事务,通过与国外其他世界地质公园建立姊妹关系,更好推动在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与群众就业促进、科学研究与知识普及、原有景区品位提升和基础设施改造、国际交流以及全民素质提高等方面显现出综合效益,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文化传承作出贡献。

颂造化之神奇,谋区域之长兴。区域发展带动作用明显,成功探索出符合当地实情、展现当地特色的保护利用成熟模式,有效推动一大批偏远地区将资源优势转换为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金钥匙”。通过保护具有国际价值的地质遗迹,利用区域内独特的自然遗迹和文化遗产,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研学、生态旅游等活动,在保护珍贵而优美的地质遗迹、珍稀且多样的生态景观等基础上,其与当地发展联系起来,积极探索出符合地方实情、展现地域特色的保护利用模式。

立足自然属性,展现美学价值。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实情的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推动实现系统性保护、差异化发展、一体化利用、整体化管理。进一步挖掘世界地质公园的优质自然资源,强化与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等协同管理,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地质公园将重要地质遗产保护与公众宣传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这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真正成为亿万人民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宣讲家网 李永杰)

作者单位:延安市接待处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