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消博会|亮点突出 聚焦消费热点

第五届消博会|亮点突出 聚焦消费热点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4月13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开幕。本届消博会按全岛办展理念,设一个主会场和三个分展区,共有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消费企业、4100余个消费品牌参展。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消博会首次设立主宾省,由北京市担任。北京此次携25家优质企业参展,并于4月14日举办“北京主宾省(市)主题日推介活动”,以“首善标准”和“国际视野”深度参与本届消博会。

XxjpsgC007101_20250414_PEPFN0A001

4月14日,观众在第五届消博会宇树科技展台与机器狗握手。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消博会作为以消费为主题的大型国际展会,对促进消费品进出口、扩大优质供给具有重要作用。消博会从首届的2600个品牌到第五届的4100个品牌,从单一展区到覆盖全岛的展馆矩阵,这场“东方之约”用几何级增长的数据,不仅丈量着中国市场的磁力半径,更成长为世界消费领域的“风向标”。当71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精品跨越山海而来,当人工智能与景泰蓝在展台上交相辉映,人们看到的不只是商品的流动,更是一个开放中国与世界共舞的生动图景。

科技与消费的“双向奔赴”。消博会首设的新消费科技展区,恰似打开了一扇观察未来的窗户。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穿着海南黎锦翩翩起舞,钛虎机器人用智能灵巧手托起精密仪器,强脑科技的脑机接口系统正在模糊人与机器的边界。这些展品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机”,而是走进生产线的量产产品。数据显示,新消费科技展区面积占比超30%,20多家全球科技企业带来近百项创新成果。当科技从展台走向货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消费升级的澎湃动能,更是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的化学反应。就像那款能冲泡咖啡的机械臂,既展现着工业美学的精妙,也回应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向往。

文化底蕴与市场活力的“双重奏”。北京展区的《和平尊》景泰蓝在灯光下流转千年匠心,考古盲盒糕点让历史变得可触可品,同仁御酒用现代工艺诠释养生智慧。这些展品看似寻常,实则暗含深意:6款国礼精品与18项首发产品同台,非遗技艺与智能制造交融,传统文化正通过消费场景焕发新生。北京展区面积翻倍的背后,是文化软实力向市场硬通货的创造性转化。正如那套中轴线珐琅瓶拼图,既拼接着城市记忆的基因密码,也拼出了文化消费的崭新图景。当消费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市场便成了文明对话的舞台。

全球产业链的“共舞平台”。英国展团面积突破1300平方米,斯洛伐克、巴西等“新面孔”接踵而至,法国、瑞士等“老朋友”持续扩容,这些数据拼成全球产业链的“同心圆”。马来西亚的燕窝与海南的椰雕比邻而居,爱尔兰威士忌与贵州茅台相映成趣,不同文明在展柜间展开无声对话。值得玩味的是,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中,中国企业既当“买手”也当“卖手”,这种角色的自由切换,恰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微观写照。就像那款采用中国丝绸、意大利设计的联名手包,每个针脚都在编织着全球化的新叙事。

共赴消博之约,共享开放机遇。站在消博会的展馆里,能听到世界经济的脉动。当人形机器人与景泰蓝共同讲述“中国故事”,当各国展商在海南岛上搭建“世界橱窗”,这场盛会早已超越单纯的商品交易。它像一面多棱镜,折射着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市场”的深刻转型,见证着开放之门越开越大的坚定步伐。这些年的发展实践早已印证,中国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这样的故事,值得我们用更多五年去续写。(宣讲家网 刘纯银)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