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英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目标。2024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目标进行了全面阐述。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未来三至五年内做好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各项准备,才能防范金融风险冲击并把握时机登顶金融强国。
一、金融强国的目标提出与内容阐述
(一)金融强国目标的提出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并指出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目标。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会议还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开展一系列工作。
(二)金融强国的内容阐述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对这一目标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建设什么样的金融强国、怎样建设金融强国,增强省部级领导对金融强国意义的理解以及省部级领导应当履行哪些职责。
建设什么样的金融强国?“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六个强大”深刻阐明了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关键核心要素,为建设金融强国明确了战略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
建设金融强国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它涵盖了金融调控、市场、机构、监管、产品和服务以及基础设施体系。这些体系相互联系、互为支撑,构成了金融强国的四梁八柱,明确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实践路径和主攻方向。
省部级领导干部需深刻理解金融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是要胸怀大局,切实肩负起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二是要奋力攻坚克难,以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步伐。
(三)金融强国学习研讨
《求是》杂志评论员在2024年第3期发表《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一主题专门进行了阐述,表明了在推进“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为“关键少数”上“关键一课”的重要意义。
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于《求是》杂志(2023年第23期)发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文章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理论发展和实践成果,首次系统阐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和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主要内涵,着眼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宏阔战略视野和深邃历史洞察为金融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4年3月《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该书分10个专题,共计324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4年2月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演讲等12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2024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学习〈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强调围绕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2025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同志在《求是》杂志发表《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文章,指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紧迫任务。“从各国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演进情况来看,发展直接融资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资本市场日益成为一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建设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