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品格与显著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中系统阐述的“十二个方面”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也是结合时代需要进行的创新性发展成果,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第一,加大“人工智能+”行动力度。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需要在三个方面加强与提高:第一点,善于使用各种智能工具,提高人机共创能力。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所以,驾驭好人工智能工具,是提高文化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第二点,善于激发消费者参与热情,提高加速共创的能力。第三点,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全球配置文化资源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文化所承载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引导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方向。当前,我们要提升对技术研发失败的包容度和多元文化的容忍度。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要注重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要让科技的发展更符合人本化需求。
第二,文化与科技融合要秉持内容为王原则。内容是评价文化产品价值高低的决定性因素。2021年,“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落地河南省郑州市,对公众开放以来,该项目用戏剧的方式传播文化,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深度体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通过营造沉浸式体验、创新文旅表达,带领观众感受厚重的中原文化。另外,这座戏剧主题公园还通过前沿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紧密结合,多维度展示中原大地波澜壮阔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由此可见,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从现实生活当中汲取养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揭示人文精神、展示时代脉动,依然是文化发展和繁荣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第三,文化需求是技术变革的重要动力。文化市场为科技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消费需求。从科技发展的历史来看,一些有科技价值的技术之所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运用这项技术的领域或者平台。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快速发展,重要原因就是人工智能技术找到了适合的“沃土”,比如,AI文字翻译、AI视频创作等。
以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为例。这座科幻乐园在最大限度保留高炉原有结构和外部工业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炫酷VR 、AR、全息影像等前沿的创新科技改造,包含虚拟现实博物馆、沉浸式科技秀、沉浸式剧场、VR人机对战游戏、VR电竞、冬奥智能体育产品体验区、特色商品区、未来光影互动餐厅及全息光影互动酒吧等,整体囊括了未来科技乐园、主题秀场、科技展厅、艺术展览、体验式商业等业态,为游客提供零售、餐饮、文化、娱乐、服务融合的元宇宙空间,打造“科技+商业”的美好生态圈,一座百年工业遗址成为首都消费新地标。可以说,文化市场为前沿技术集成创新提供了试验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