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祁述裕: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创新——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2)

(二)“第二个结合”明确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

在社会层面上,国家实现现代化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人民对自己文化的信心得到了极大增强。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这段重要讲话指明了我国的治理体系与文化传统的内在关系,非常深刻。

看一下美国的情况,美国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人口较少),形成了奉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文化传统。追求个人自由是美国独特的生活方式,进而产生了体现美国生活特色的法律制度、经济制度。

再看中国的情况。中国人口数量巨大,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社会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所以,中国在结合本国国情的情况下,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文化堪称制度之母。先进文化孕育先进制度,落后文化催生落后制度。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传统文化。

(三)“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为解决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文化领域,一些人对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缺乏敬畏,道德意识淡薄,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良好风气。一些娱乐节目、网络文化等存在着低俗化、娱乐至上倾向,不利于培养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影响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成就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新视角,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研究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唐宋时期有一场由韩愈、欧阳修领导的文化运动——古文运动。韩愈曾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因为唐代盛行骈文,对华丽辞藻的追求胜于对内容的追求,而韩愈则厌恶这种文风,于是他倡导要学习古文,提倡文以载道,表达方式要言简意赅,文风要质朴。这场古文运动对此后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涉及文学形式,还涵盖了思想和社会方面的变革。这一时期,也是中华文化发展史的高峰之一。

虽然古人在推动中华文化进步的进程中有过许多重大贡献,但是也不要盲目崇古。有时,盲目崇古、复古也会带来灾难,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也不少见。比如,王莽的“托古改制”,就带来了社会灾难。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这种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还有几个问题是在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加以深入思考的。比如,如何正确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讲清楚文明共性问题,以及怎么科学地区分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第二个结合”来解决。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赵苇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