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祁述裕: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创新——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QQ截图20250410141930

祁述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高端论述

点此查看理论看点

点此查看学习课件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方略、文化发展新成就来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第二个结合”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文化建设方面均给出过明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江泽民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胡锦涛同志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战略路径、实践要求,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中,“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一)“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推动了党的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都是思想解放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始终包含两个重要因子:第一个因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个因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也就是说,“第二个结合”是“魂脉”和“根脉”的结合。虽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不同,但彼此的内涵却高度契合。

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每个国家都希望实现现代化。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成就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但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形式,各国都可以探索基于本国国情的现代化路径。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

“两个结合”的提出,使我们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激励我们将中国实践转化为中国经验,将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努力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又追求思想上的不断拓展和超越,更好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文化使命。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赵苇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