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日前部署开展2025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关键时点、重要环节,集中力量严厉打击坑农害农、危害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今年执法行动主要包括农资质量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动植物检疫执法、畜禽屠宰执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执法等重点任务,努力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今天的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实现“二十一连丰”,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也要认识到,我国14亿多人的粮食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仍未根本缓解,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长期存在,答好“谁来养活中国”的时代问题仍需继续努力。面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列为首要任务,正是基于对国情农情的深刻洞察,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屏障、绘就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图景提供了根本遵循。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守护粮食安全,从执法行动入手正当其时。聚焦备、种、收、售等粮食生产各环节,紧盯农资进村“忽悠团”、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牛羊养殖“瘦肉精”等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突出问题,落实好农资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检疫、畜禽屠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的执法任务更显意义重大。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聚焦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农业农村部又一次启动“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突出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抓好办成老百姓可感可及实事,以期进一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守护粮食安全,离不开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各地各部门需以“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为抓手,结合本地实际细化任务、压实各方责任,完善信息共享、线索通报、联动响应等机制,实现“一处发现、多地联查、溯源查处”。同时,要紧盯春管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以及农资产品产销旺季和入户下地的关键节点,对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产品质量、购销台账、产品标签等开展全面排查,摸清影响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精准有力的执法打击,可以有效降低问题存量、遏制问题增量。要广泛凝聚高悬执法“绿剑”的思想共识,加大非法制种、套牌侵权等查处力度,重点查处牛羊养殖中非法添加等问题,精准打击和有效打击非法使用禁用药物和常规药物残留超标问题,对涉及区域广、社会关注度高、案情疑难复杂的案件挂牌督办,持续释放执法“绿剑”威慑力。坚持“执法为民、服务三农”的理念,深入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规范农业领域涉企行政检查,持续优化执法方式,让农业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确保行动落地见效。
惊蛰一过春将半,绿剑出鞘护粮安。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着力推进“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聚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必将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不断铺展开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丰”景。(宣讲家网 李娅)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市委宣传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