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义务植树是全民行动,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要增强责任意识,创新参与方式,强化服务支撑,把这项活动扎实开展好,不断提高造林绿化实效。植树造林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一环,也是为老百姓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之关键举措。我们要努力把老百姓“眼前的美”变成“心里的美”。
更加注重“提质”。当前,我国“绿色家底”愈加厚实,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5%,贡献了约25%的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但不容小觑的是,我国林草资源总量尚不足,质量效益仍不够高。老百姓所需要的“身边的绿”和“眼前的美”,已不只是停留在“绿美”“量”的持续增长上,他们更看重的是“绿美”“质”的有效提高。唯有提质,才能让老百姓更加满意、更加幸福。要根据林木的健康状况,不断调整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抵御自然灾害、涵养水源和固碳增汇的能力。要提升草原生态质量,提高草原监测技术,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加强草原自然调控能力,因地制宜推进草种研发、创新利用和管理。
更加注重“兴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草不仅是眼前的美景,还是实用的资源,可以用来推动老百姓增收致富、让他们日子过得幸福红火的“富矿”。我国是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大国。林草产业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包括木竹加工、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食品等重要组成部分。据悉,2024年我国林草产业总产值10.17万亿元,森林食物年产量超2亿吨。森林食物已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把老百姓“眼前的美”变成“心里的美”,要切实把“兴绿”这篇大文章做好,在“兴业”上下更多功夫,多用改革的办法用活林草资源,壮大林草产业。山水养人,推出森林康养旅游路线,打造旅游产业集群,让林草产业实现从生态优势到经济的腾飞。
更加注重“利民”。义务植树,扩绿、兴绿、护绿,多措并举为老百姓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利民惠民,增进民生福祉,让人们更有幸福感、获得感。要拓展林草就业增收空间。近年来,北京市建成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公园总数达1100个,这不仅让老百姓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还为人们增加了众多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就是最大的利民之举。很多乡村依托生态旅游、民宿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每户农民分红年均达10余万元。造林绿化利民的效果好不好,关键看老百姓心里美不美、高兴不高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要深刻认识到,植树造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代接着一代“植”下去、“种”下去,才能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宣讲家网 靳仔囡)
作者单位:北京市永定门接济服务中心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