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刘江宁:解锁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潮头(2)

在这一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更加突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更要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能级提升。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能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等多维度的协同作用实现经济发展质的飞跃。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另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既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也要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既需要科技创新取得突破,也离不开制度创新提供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目标的战略举措。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索发展路径和实践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破解发展难题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挑战,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可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优化经济结构,为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动地位。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发展新质生产力能有效应对国际竞争压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从实现共同富裕的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重要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不仅能推动经济总量的提升,还能实现经济质量的改善,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国家战略任务的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能的关键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还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