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如何更可持续,典型案例权威出炉

城市更新如何更可持续,典型案例权威出炉

据人民日报报道,贵州贵阳,印刷厂危旧厂房改造提升为梧桐大道、自习室等开敞空间,提供舒适休闲体验;山东威海,曾经环境杂乱的城市支路风貌焕新、业态升级,成为面朝大海的热门打卡点;四川成都,桥下、地下等城市剩余空间,通过场景植入、功能叠加等成为“金角银边”……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公布了8个大类41个案例,推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是人们集中生活的地方,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波澜壮阔,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00%。这就意味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下半场”,正由量的快速扩张跃升至量增质升的新台阶。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的扩大,不少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老化、交通拥堵、城中村人居环境较差等,已然背离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衷。不难看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使城市功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仅关乎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

“民,乃城之本也”。以人民为中心,是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更新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等老化管道,到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从建设“口袋公园”,到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一个个惠民项目,一幕幕生动场景,不断记录着城市更新行动的足迹。数据显示,从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群众;加装电梯超过13万部,增设养老托育设施近8万个;更新改造地下管网约50万公里;打造口袋公园4万多个,建设城市绿道12万公里。这些事例启示我们,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增加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这些补短板、惠民生的需求,理应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实践中,不少城市下足绣花功夫,围绕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找准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有序推进城市这一“有机生命体”更新。在成都,智慧养老、智慧安防、智慧家政等个性化生活服务,正进入小区院落和家庭生活;在上海,电站辅机厂旧址通过开发建设,成为集办公、科技、展陈、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体……各地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通过实施一批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的更新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留住家园情感,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市民生活更有品质。

让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城市和人一样,也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服务优化、环境优美,城市生活更舒心;设施完善、智慧转型,城市运行更高效;有机更新、复合利用,城市文脉传承延续……放眼今日,各地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让城市有“颜值”更有“气质”。当然,城市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不能一蹴而就,需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对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面向未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打造城市更新“升级版”,就能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宣讲家网 丁恒情

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市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