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洪向华:习近平总书记@你的两会“关切清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3)

3.汇聚各方力量,共促民营经济发展

第一,政府层面要加强制度性保障与政策精准度,统筹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

一是优化要素供给与金融服务,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其一,优化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支持征信机构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征信服务,为民营企业向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提供便利。其二,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鼓励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创新合作机制。其三,共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共性技术平台的共享,支持民营企业对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依法进行开发利用。

二是强化公平竞争与权益保护,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其一,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允许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依法平等进入。其二,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出台政策措施要经过公平竞争审查,并定期评估、清理废除含有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内容的政策措施。其三,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三是完善法律体系与政策落地,保障民营企业依法真正享受政策红利。其一,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其二,及时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有效破除市场隐性壁垒,拓宽和激发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和创新活力。其三,建立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确保一系列政策举措准确无误地落实到民营企业身上,保障民营企业真正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

第二,企业层面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民营企业要“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要“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不断完善劳动、人才、知识、技术、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使用、管理、保护机制,重视企业接班人培养”。

一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一,积极开展技术研究。民营企业要根据国家战略需要、行业发展趋势和世界科技前景,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共性基础技术和前沿交叉技术。其二,参与数字化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民营企业要积极开展数字化共性技术研发,参与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应用创新。其三,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民营企业要优化能源结构,加大生产工艺、设备、技术的绿色低碳改造力度,加快发展柔性制造,提升产业链韧性。

二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其一,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民营企业要加快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其二,加强风险防范管理。民营企业要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建立覆盖企业战略、规划、投融资、市场运营等各领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其三,规范生产经营活动。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守劳动用工、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得妨害市场和金融秩序、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是加强民营企业队伍建设,切实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其一,强化政治引领。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其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民营企业要完善专题培训和学习研讨机制,构建多领域多层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其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民营企业家要积极主动与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沟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洁身自好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第三,社会层面要正确认识与充分尊重民营经济,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的力量,还需要社会层面积极营造正确认识、充分尊重、关心民营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与政府、企业形成合力方能实现民营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其一,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重大贡献和重要作用。其二,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环境。对民营经济人士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理解、宽容、帮助,对那些在经济发展、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其三,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以负面舆情为要挟进行勒索等行为,健全相关举报机制,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二是推动社会资源协同,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其一,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民营企业共建实验室。通过共建实验室,民营企业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支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其二,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功能。行业协会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服务,帮助企业深入理解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帮助企业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其三,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为一些缺乏数字化转型经验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帮助企业选择适合的数字化工具,指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三是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其一,教育引导民营企业自觉担负起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内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构建全体员工利益共同体,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员工。其二,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家做发展的实干家和新时代的榜样者。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个人价值,向全社会展现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其三,探索建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力所能及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多向社会奉献爱心。

4.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方面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

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全面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恢复争端解决机制正常运转,力争达成首套多边数字贸易规则。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提升我国自由贸易协定开放水平,积极纳入数字、绿色、标准等规则。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加强贸易政策合规工作,优化开放合作环境。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探索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建设高地。201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部署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各自贸试验区累计开展3500余项改革试点,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