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辛向阳:九个关键词读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2)

(二)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里包括了两个重要内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体现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比较复杂,体现为一种量的扩张,包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高的物质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需要,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养老的需求。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深化,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2024年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1981年增加了11.3岁。我们当前面临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强调养老服务,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银发经济。若没有高质量发展,怎么解决这些新的需求。

另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体现为一种质的提升。也就是说,过去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而现在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这也需要高质量发展。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每一个“更”字背后都在强调高质量发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相应地提出更多要求。在更好的教育方面,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提升县域高中质量,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进一步增加“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同时,我们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报告指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个“感”字,我们要注意,有获得,未必有获得感。获得是客观需求,获得感是主观感受。因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有获得,也有获得感。

(三)深刻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第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这里,服务型制造是一个新概念,主要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

第二,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第三,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第四,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制定重点领域公平竞争合规指引,改革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用更快的时间获得更高的效率,就是大力发展时间经济和时间产业。马克思重视资本的时间性,强调“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因此,创造交换的物质条件——通讯运输工具——对资本来说是极其必要的”。我们要用好资本的时间性特点。一方面,发展全时数字经济。扩大5G规模化应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其在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王瑱 监审:赵冠霞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