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经济

解锁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潮头

报告人:刘江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副院长
简 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以来,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副院长刘江宁围绕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从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对策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总播放:13552
发布时间:2025-03-19 09:29
  •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的新发展方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副院长刘江宁从理论来源、理论模型、理论应用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成果,指明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进步。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导向和实践结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副院长刘江宁从目标指向、作用机制和实践路径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刘江宁讲课

    刘江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副院长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目前,新质生产力享有广泛热度。DeepSeek的出现,大幅提高了我国新质生产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春晚上跳舞的机器人在给人们提供欢乐的同时,也使我们看到,科技进步对生活品质的提升。

    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

    (一)宏观方面

    从实践层面上来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全球生产力格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的突破正在推动生产方式、组织形式、产业形态等发生深刻变革,这些变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践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全球竞争力日益激烈的多重挑战,依靠传统的资源、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为回应这一时代关切,新质生产力得以提出。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和创新,它不仅强调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还注重绿色发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新时代对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

    因此,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是对当前发展困局的回应,更是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既有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外部动力,也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部需求为推动,同时也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破解当前的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微观方面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新需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应对复杂外部挑战的关键因素,更是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开放包容和共享发展,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从实践层面上来看,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背后,集聚了全国近140家动画制作公司的技术支持,展现了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

    同时,高质量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急剧增加,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从内部条件来看,对于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我国尚未做到完全自主可控,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依然存在。从发展动力上来看,传统要素驱动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亟需通过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催生发展新动能。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