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徐平:十大任务看2025年政府工作怎么干——学习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4)

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用最大力度惠民生

2025年全国两会以“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为主线,政策设计更注重灵活性、精准性和系统性。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民生短板的补齐、开放与安全的平衡,共同构成其核心特征。

(一)2025年全国两会有哪些新意

一是政策基调:更强调灵活性与前瞻性。比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

二是经济目标:兼顾短期稳增长与长期转型。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同时,在消费端和投资端的政策部署上也有很多特色。

三是创新驱动:聚焦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人工智能+”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大模型在智能终端(如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并支持算力、算法等核心技术攻关,计划培育更多行业大模型。同时,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四是改革深化:制度创新与市场优化。比如,资本市场改革提速,民营经济法治化保障更加明显。

五是民生保障:结构性补短板与风险防范。包括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完善,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六是开放与安全,一方面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同时也要强化自主创新;另一方面,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持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罚没款153亿元。

七是区域协调发展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025年特别强调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同时,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好消息

一是“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可以看到,以旧换新的范围越来越宽。

二是“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这也减轻了年轻人的负担。

三是“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要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让大家有钱也有时间去学习和旅游。

四是“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这也是促进消费的一个保障。

五是“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对老城区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喜讯。

六是“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七是“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畅通参加社会保险渠道。”这是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

八是“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服务,促进脱贫人口、农民工就业,强化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九是“切实保障劳动者工资发放,清理整治欠薪,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这对农民工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喜讯。

十是“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这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十一是“改善病房和诊疗条件,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十二是“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这对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十三是“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十四是“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十五是“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十六是“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这十多项惠民政策非常暖人心、得人心。

(三)科技赋能文化,跨界融合如何重塑中国叙事

从文化视角来看,2025年全国两会的政策部署在延续文化自信与创新驱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科技赋能、跨界融合与国际传播。

一是科技赋能驱动产业升级。推动文化产业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比如,敦煌壁画数字修复、数字孪生圆明园等项目,通过AI技术突破传统文化生产的时空局限,形成“沉浸式文旅”“云端演唱会”等新业态。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应用于内容创作、文化传播等环节,重构文化产业链。《哪吒2》进入全球票房榜前10名。因此,文化的新质生产力也是2025年全国两会非常关注并引起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二是文化跨界融合,多元场景激活创新动能。要做好“文化+”,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消费等领域的深度跨界融合。比如,《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带火了山西旅游,《哪吒2》电影带火了四川旅游。再有,文旅融合也推进了乡村振兴,比如“村BA”“村超”,以及乡愁经济、创意农业等,不仅让农民增收致富,也丰富了当地的经济文化。三是从物质满足到精神追求,人们的需求从物质层面更多地转向了文化层面、精神层面。从消费形态转变来看,文化消费从传统观影、阅读转向沉浸式体验、圈层化参与,情感需求驱动的新型消费成为增长点。从政策引导来看,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并推动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共享机会和更好的条件。四是文化遗产传承,从静态保护到动态活化。以前我们强调保护,现在更多地谈怎样动态活化利用,特别是“场景化传承”,通过节庆活化、科技赋能实现古今对话。从创新实践来看,春节期间“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结合VR、AR技术打造虚实共生的文化体验。从数字化保护来看,让传统工艺突破限制融入现代生活场景。从国际传播来看,不管是《黑神话:悟空》,还是《哪吒2》,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彰显。五是文化出海,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推动文创产业与“一带一路”结合,实施文商旅协同输出,助力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六是文化精神的内核与未来方向,我们可以概括为:守正,以文化遗产传承夯实文化根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通过科技赋能与跨界融合激活文化生产力,培育新业态与新消费;开放,以文化出海提升国际话语权,构建人类文明互鉴的新范式;共享,推动文化从资源向资本转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