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文章强调,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
“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回望历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拥有坚定的战略定力,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强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在“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指引下,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方面,公有制经济通过改革创新,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成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依托;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只有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才能充分凝聚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合力,不断增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不断为经济持续稳健前行注入强劲动力。
“两个毫不动摇”的战略定力,植根于对光明前景的远见卓识。要深刻认识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基本每一至两年就突破一个10万亿元的关口。10多年间,实现了从54万亿元到130多万亿元的历史性跃升,这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写就的精彩一笔。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过半,货物贸易、外汇储备、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一……2024年这份傲人的成绩单,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更加美好的未来等待中国人民奋力创造。
“两个毫不动摇”的战略定力,关键在于朝着既定目标笃定前行。“两个毫不动摇”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壮大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大刀阔斧,到“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润物无声,再到“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的万千气象……笃定战略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又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就要各方面齐心协力来干,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深知,今天中国经济的万千气象,得益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得益于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意义重大。始终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必将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动中国经济航船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宣讲家网 丁恒情)
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市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