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王丽副研究员在《党建》发表时评文章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王丽副研究员在《党建》发表时评文章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王丽副研究员在核心期刊《党建》2025年第3期发表党建时评文章《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

1

2

王丽,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传播、一带一路、舆情分析、文化经济等。近年来出版专著3部,在《文艺评论》《党建》《传媒》等发表理论文章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4篇;5篇成果获得中央领导和北京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和采纳。主持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课题1项,多次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及中宣部委托等国家课题。荣获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优秀研究员”等荣誉称号。

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修养包括多个方面,主要有政治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作风修养、纪律修养等,其中,政治修养是最根本的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政治修养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定盘星”。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忠诚绝非空洞的口号,而要通过扎实的政治修养来不断淬炼和升华。回溯党的历史,无数革命先辈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始终坚守对党忠诚,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政治修养。新时代,党员干部面临着各种复杂环境考验和利益诱惑,只有把政治修养摆在首位,时刻对标对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对党忠诚的纯粹性与坚定性。

政治修养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压舱石”。担当作为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而政治修养则是担当作为的底气与根基。只有具备过硬的政治修养,党员干部才能在面对复杂局面时,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准确把握形势,作出科学决策;才能在攻坚克难时,展现出强烈政治担当,不畏艰难险阻、勇挑重担。反之,如果政治修养不足,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难以真正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政治修养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护身符”。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底线,而政治修养则是守住这条底线的关键防线。党员干部只有把政治修养摆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定维护党的形象,时刻把法律、纪律、制度的戒尺和规矩、道德的准绳牢记于心,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守廉洁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加强政治修养,首先要铸牢忠诚品格。党员干部做到对党忠诚,就要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其次,要提高政治能力。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不断加强政治历练,自觉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和干事创业各方面。

最后,要强化政治担当。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党员干部要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发扬斗争精神,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勇于迎击任何狂风暴雨、战胜任何惊涛骇浪,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