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2025年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到,一年来,全国政协常委会全面履行各项职能,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召开13次全国政协党组会议、17次全国政协主席会议,举办4次全国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4次主席会议集体学习、4次常委会学习讲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召开55场座谈会,1524人次委员参学。
创立主席会议成员到全国政协委员所在单位学习调研制度,开展以现场学习为主的调研活动74次,全国政协委员711人次参加。
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述作为重点书目,开展委员读书线上线下研学活动66次。
坚持政治培训定位,举办2期委员专题学习研讨班、9期各级政协干部专题培训班等,8657人次参加。
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完成85个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召开4次理论研讨会,完成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换届。
《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和全国政协所属新闻媒体刊登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各专门委员会负责同志、政协委员理论文章807篇。
二、紧扣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建言,提高协商议政质量
举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场、专题协商会2场、双周协商座谈会13场、远程协商会4场、专家协商会13场、联动协商2场、界别协商会9场、对口协商会11场、提案办理协商会18场、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11场。
聚焦稳经济、保民生、防风险,举办4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
制定深入推进全国政协民主监督工作方案,围绕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等“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和相关领域14个重点问题开展民主监督。
推荐21名委员担任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30名委员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2名委员分别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惩戒委员会特邀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委员,10名委员担任公安部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
三、加强和创新经常性工作,提高履职成效
遴选并督办77个重点提案选题,24名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督办31个重点提案选题,各专门委员会参与督办非重点提案700件。
健全信息选题会商、编发报送等机制,注重通过政协信息转化协商议政、谈心交流、视察调研、大会发言、提案等履职成果,转化编报信息275期。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全国政协宣传报道工作协调机制,全国政协所属新闻媒体共刊发全国政协重要履职活动报道681篇、委员履职报道4204篇。
编发大会发言772篇,以会议简报、新闻宣传等形式转化507篇。
举办“委员科学讲堂”8场、“文史讲堂”3场,开展“科普万里行”活动27场,组织“政协委员企业进校园促就业”、“下基层惠民生”等服务为民活动。
办理70个部门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征求意见事项153项,征求委员(专家)意见250人次,提出修改意见323条。
四、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画好最大同心圆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制定全国政协办公厅关于服务保障参加政协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发挥作用的实施意见,有关专门委员会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开展联合视察调研23次、联办协商活动9场。
落实走访港澳委员制度,组织深化港澳与内地交流合作考察,支持以“进校园”形式面向港澳青年举行75场国情报告会。
接待海外侨团来访25批、522人次,赴国外走访看望慰问侨胞,与1000余人次侨胞座谈交流,凝聚侨心侨力。
五、深化对外友好交往,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
全国政协及所属机构开展各类对外交往活动221场,来自140个国家、11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外方人士2600余人次参与全国政协对外交流活动。
全国政协领导同志6人次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代表或习近平主席特使率代表团赴国外出席重要活动,在国内出席外事活动187人次,出访23人次。
举办“进政协”相关活动7场,邀请340人次参访全国政协。
扩大同国外知名智库、民间组织等交流,同28个国家67家机构建立联系。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推进制度立改废,全年制定修订全国政协及办公厅工作制度61项,清理有关规范性文件84件,废止、宣布失效30件,推动各项制度执行到位。
全国政协党组对有关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开展专项巡视,机关党组对8家局级单位党组织开展巡视。加强委员监督管理,制定关于政协委员违反政协章程的处理工作规定,依照政协章程撤销15人全国政协委员资格。
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到地方调研期间看望住当地全国政协委员335人次。
来源:新华社
责编:张弛 校对:王梓辰 审核: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