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志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发展(2)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新历史方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一,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本质上是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新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改变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一是我国的社会生产不再落后。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在许多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二是人们的生活需要发生改变。当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精神层面的需要就会越来越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是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平衡包括: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人群不平衡;不充分是指我们在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还存在短板。

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经济效率的提高、质量的改善则有助于推动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第三,新目标。1987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与加蓬总统邦戈会谈时,首次提出“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目标。不久,他又将这一目标量化为“人均4000美元”和“国民生产总值6万亿美元”。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呈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征新表现。一是世界经济版图发生的深刻变化前所未有;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三是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前所未有;四是全球治理体系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五是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前所未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简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路径与方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我们是顺势而上,机遇比较好把握;现在要顶风而上,把握机遇的难度就不一样了。过去大环境相对平稳,风险挑战比较容易看清楚;现在世界形势动荡复杂,地缘政治挑战风高浪急,暗礁和潜流又多,对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我们发展水平低,同别人的互补性就多一些;现在我们发展水平提高了,同别人的竞争性就多起来了。”

(三)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

我们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世界上第一大政党,党面临的重大风险和严峻挑战决定只有整体地而不是局部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持久地而不是短暂地、高标准地而不是一般化地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内容科学、要素齐备、统一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才能把我们党建设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引领中华民族巨轮乘风破浪、不断前进的掌舵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自身建设,直接决定着民族复兴的成败。所以,党的建设无论何时都不能松懈。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