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以质图强
一年来,中国经济“稳”的势头有效延续,“进”的步伐铿锵有力,“好”的因素逐步累积,一条条上扬经济曲线令人振奋,一项项经济发展新成就激励着我们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勇毅前行。(全文)
——《在坚定信心中促进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1000万辆不是终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和需求量还在持续增长。从商品出口到贸易出海,再升级到如今的“生态输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贡献,演绎出精彩的新时代“出海”故事。(全文)
——《中国新能源汽车跑出减排加速度》
1.91万亿元!彰显了夜间旅游消费的蓬勃活力。丰富文娱产品供给,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让夜间旅游越“夜”越精彩,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
——《1.91万亿元!新“夜”态点亮夜经济》
突破1500亿件,业务量再次创下新纪录,这是快递业蓬勃活力和强劲动力的现实写照,也是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足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国经济砥砺前行、稳健发展的有力注脚。一个个“小包裹”,犹如一股股流动的大能量,激荡着中国经济大海的澎湃动力。(全文)
——《1500亿件“小包裹”向“新”而行》
2024年8月6日,在山东港口烟台港,滚装船在装运外贸车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唐克 摄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我国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代表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多重性价值,保护、传承、发展这些珍贵的非遗项目,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全文)
——《薪火相传,让非遗传承绽放时代之花》
人类非遗选定春节,春节更好地为世界人民作出文化贡献。“春节申遗成功”将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精神风貌,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生动实践。(全文)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泱泱中华,文明博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国价值”、立足千百年传统的“东方智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态呈现和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全文)
——《列入人类非遗“+3”!讲好中国非遗故事》
一中一大国,一轴一部史,一线一座城。十二年的申遗保护之路,把历史文化遗产串珠成链、聚链成群,让更鲜活、更开放的中轴线成为首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成功是恢宏历史与未来希望的交响,是文化自信与开拓创新的共鸣。(全文)
——《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是一条什么样的“线”? 》
这是2024年7月16日在景山上拍摄的北京故宫。 7月27日,正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中国道路何以自信
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七子之歌”点亮夜空迎接“游子”回归母亲怀抱,打开“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新篇章,到二十五载开放耕耘、激情奋斗,湾区灯火璀璨,一张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壮美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全文)
——《盛世莲花 华美绽放》
10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初步构筑了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支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全文)
——《南水北调:奔流十年 润泽千里》
这片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被围起来了!让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沙海中的“绿围脖”,创造了从“沙进人退”“沙逼人走”到“绿进沙退”“人沙和谐”的中国防沙治沙世界绿色奇迹。(全文)
——《3046公里“绿围脖”彰显防沙治沙的卓越成就》
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40金,创造境外参赛最佳战绩。这是中国荣耀。为国争光,让奥运赛场上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每一位中国体育健儿的神圣使命,是青春最鲜亮的底色。(全文)
——《读懂“中国荣耀”的背后》
11月30日拍摄的丹江口大坝(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竞文 摄
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
中老铁路犹如一条强劲的经济动脉,为沿线产业注入了蓬勃活力,仿佛为经济发展的列车加满了燃料。中老铁路恰似一辆疾驰的民生快车,满载着百姓的期盼,如同为人们的幸福生活铺设了一条快速通道。中老铁路宛如一列独特的文化专列,穿梭于不同的文化之间,好似为文明的交流搭建了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全文)
——《三年来,中老铁路“跑”出了这些变化》
过去30年,亚太地区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亚太的成功源于我们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始终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坚持互利共赢和相互成就。(全文)
——《为携手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贡献中国力量》
产业链供应链是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深入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支撑。(全文)
——《“链”接世界 为开放合作添彩》
从倡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从举办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合作论坛,到召开亚太经合组织数字减贫研讨会……越来越多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日益赢得全球各方的认同和支持。(全文)
——《点亮“互联网之光”,携手走向“下一个十年”》
当地时间11月14日,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的钱凯港开港。钱凯港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开港后,中秘间单程海运时间将缩短至23天,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来源:宣讲家网2024年网友论坛栏目
责编:王静静、张慕琪 设计:陈佳翌 校对:翟婧 审核:张凌洁 监审: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