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打好政策“组合拳”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学习贯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4)

(三)主要经验

第一,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经济秩序,这既是一个常态,也是一个结果。在此基础上,我们难以实现实时变化与调整,基本上是确定一种原则、保持一个常态,使市场、资源以及主体能够在常态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因此,放得活的“放”要具有较长的历史阶段性,管得住的“管”要注意其节奏、力度、构成、措施以及负面效果。所以,管要管在精妙处,放要放在关键处、大格局上,而且关键的落点是放得活,即如果没有放得活就无所谓管得住,不能本末倒置。

第二,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就必须要确保总量平衡、结构平衡、时空平衡这三个“平衡”。在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我们过去强调的是总量平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结构平衡。接下来,我们要努力通过数字经济手段、信息传导能力和市场配置能力的提升,实现更好的时空平衡,推进三个“平衡”的落地。

第三,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本质上还是生产力,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内在具备了先进的属性。根据这一内在属性,我们不能因其外在是什么衣帽产品、玩具产品就认为其不是新质生产力,而是只要有足够的创意,运用了更好的市场组织形态或数字IP营销手段,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甚至形成了良好的商品黏性,带动了市场的溢价能力和空间,又不形成过剩的产能,都属于新质生产力。至于新旧动能,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能量,我们都要管理好、运用好、转化好、调节好,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有序,进而赋予旧动能新的时代含义、新的技术特质、新的模式方法、新的思维理念。

第四,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一个国家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即使是数字资源,在特定的历史格局下也是有限的。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要努力获取资源、配置资源,优化增量,更重要的是盘活存量,使存量转化成为有效的流量,进而实现再配置和再使用,创造更多增量。

第五,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让供给系统能够有效匹配和满足需求系统,且是高效的匹配和满足,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匹配和满足,是以创新形成更好的带动和引领的匹配和满足,是能够协调统一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的匹配和满足。所以,我们既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也要努力做大经济规模总量,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并增强其内在韧性、潜力、动能,以实现更好、更有效的发展。

(四)主要工作方法

要让政策端更加积极有为,除了坚持上述思路、经验外,我们还要坚持做到“三个要”:第一,要全面贯彻202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注重目标引领,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保证足够力度;强化系统思维,注重各类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放大政策效应。简而言之,重点是政策要有效、要有力、要与改革相配合。

第二,要紧抓关键环节完成好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针对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和外部挑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针对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持续用力推进风险处置。上述几个“针对”,主要落点是确立政策该怎么做,方向、落点、抓手、底线在哪。

第三,要大力提升抓落实的效能,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也就是说,要坚持上下一盘棋,形成合力,同时把相应的工作部署转化为相关的行为举措。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