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何为世界观、何为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方法论贯彻世界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视域中,“人民”二字的分量最重。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理论创新、理论的生命力,与人民、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归根到底就是,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归根到底就是,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贯穿其中的一个主要点就是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归根到底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思维始于问题,创新始于问题,发展始于问题。增强问题意识,科学对待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分层,聚焦新问题、深层次问题、急难愁盼问题、重大问题、突出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深刻懂得理论的根本任务是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认清我国基本国情,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归根到底就是,美美与共,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它们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指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理论的飞跃”反映的是“存在”的飞跃、“现实”的飞跃、“实践”的飞跃。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密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壮大的密码,归根到底就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
2019年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发表的重要讲话:《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再过30年,也就是到20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00周年之时,正是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届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以自己的壮举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预见性,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这个伟大时刻的到来吧!”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