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载长歌奋进铸辉煌

七十五载长歌奋进铸辉煌

105012024092500020303

图为9月25日拍摄的天安门广场“祝福祖国”巨型花篮。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75年长歌奋进,中国经济实力空前跃升。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历史。看总量,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126万亿元以上,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看GDP,195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119元,经过努力发展,2023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13400美元,我国跃升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看综合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很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9—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24.8%,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以及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一路走来,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跃升为全球经济强国,实现了从世界体系边缘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华丽转身,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75年长歌奋进,中国科技成果星光闪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逐步实现了从追踪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数据佐证,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规模达33278亿元,比1991年增长233倍,年均增长18.6%,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1991年以来,我国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增长了10倍,2012年突破300万人年,2013年超过美国,至今稳居世界第一。另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12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实践充分证明,今天的中国,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已然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75年长歌奋进,中国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18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76倍;2023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0.66亿人,比1989年末增加10.09亿人;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在校生分别为1.6亿人、4542万人,是1949年的6.4倍、103倍,基础教育各学段的普及程度已经达到或者超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时代的进程逐渐丰满,伴随着国家的发展不断改善。75年砥砺前行,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75年风雨兼程,75年沧桑巨变。新中国在经济实力、科技创新、民生福祉等方面的辉煌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展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继续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共同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转载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