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周戎: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际上就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也就是说,我们在新时代的历史任务,不再是拘泥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字面内容,而是要超越它,提出更加适应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准则的更有价值的新理念。

习近平主席指出:“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70年后的世界与70年前的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尽管不会再出现过去那样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但是在其中一个超级大国消失后,美国的独霸心理开始越来越膨胀。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行更新和再创造。相比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关注被压迫的人民、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我们面对现在这样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提出的是更加适应全人类的新理念、新想法、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生存、发展、安全。所以,习近平主席也同时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前,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主要是建立初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来又出现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际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如中越、中老、中柬、中泰、中马、中缅、中巴、中塞等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得很迅速,也很持久、有序、健康,同时也推动了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特别是安全方面,中国和中亚之间的合作不仅是经济合作,也有安全合作。可以说,中国和中亚国家在经济、安全领域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这些国家不产生极端主义,不成为恐怖组织的温床。

习近平主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都根植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了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都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目的是使得全世界人民都能够幸福起来,全世界所有国家都能够繁荣起来,全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都能够顺畅起来,全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都能够紧密起来。

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一理念立足于国与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树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范。中国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实现更加安全、更加繁荣的和平共处。”其中,持久和平指的不是停战的状态,比如尽管朝鲜半岛的停战协议至今已有71年,但并没有真正实现持久和平;普遍安全指的是大家都安全,而不是一国的安全,比如美国经常讲要确保本土安全,进而在打击恐怖主义时往往只看其对美国本土的威胁性,而完全不关心其对全人类的威胁性;共同繁荣指的不是零和博弈,在国际社会上只追求“我”强“你”弱是不行的;开放包容也绝不是什么对中国双重标准、和中国经济脱钩,或者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投资、进行制裁,美国不能因为对其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有威胁,就反而摒弃西方自己提出的自由贸易;清洁美丽是中国做得特别好的一方面,广泛普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走在世界各国前列,体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世界胸怀。

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一理念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开辟了和平和进步的新境界。中国呼吁各方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坚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初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进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超越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范畴,而是面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我们之所以要强调“以人类前途为怀”,也是因为全球国家的出发点不同。比如在中美之间,美方总是在个别问题上斤斤计较,只关注中国是否影响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而中方关注的从来都是人类前途、人民福祉。我们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理念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精髓,如“坚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初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即共同商议、共同建设、共享成果、互利共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二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即讲发展有论坛、讲安全有平台、讲文明有交流互动;三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进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即通过“一带一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一理念着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丰富了发展和安全的新实践。中国团结各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实现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从发展到安全、从合作到治理的历史跨越,有力引领和推动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国际社会带来和平稳定的前景,为各国人民增添繁荣发展的福祉。”我们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明确与逆全球化相抗衡、相对立的,也实现了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超越,促使中国在分量、体量上不断成为主要国际组织的最大参与国。与此同时,我们通过“一带一路”逐渐将外交触角伸向全世界,在谈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安全合作、健全相关对话机制,实现了国际层面上的综合治理,也让更多国家认同我们的理念。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所有国家一律主权平等,在此基础上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就是主张要确保各国都能在多极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在遵守国际法前提下发挥应有的作用,确保世界多极化进程总体稳定和具有建设性。”目前,尽管在世界多极化的主流上,出现了逆全球化、逆多极化的支流、逆流,但主流并没有受到根本影响,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反对单极体系或维护自己所谓领导地位、霸权的行为。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夯实相互尊重的基础。国家之间打交道,首先要把平等相待、互尊互信摆在前面。要尊重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要共同维护好不干涉别国内政这一‘黄金法则’,共同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搞阵营对抗和各种‘小圈子’,反对强迫别国选边站队。”中国的核心利益是很明确的,比如台湾问题以及涉港、涉南海、涉藏、涉疆等问题,都是绝对不容许他国触碰的。至于“共同维护好不干涉别国内政这一‘黄金法则’”,“反对搞阵营对抗和各种‘小圈子’”,中国从来没有干涉他国内政,也从不强迫别国选边站队,未来也不会。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实现和平安全的愿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各国必须共担维护和平责任,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在国与国相互依存的今天,追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独享安全是行不通的。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就是倡导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安全,构建起更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其中,“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的落脚点还是发展,有和平才有发展,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这也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追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独享安全是行不通的”,指的是“我”安全而让“你”不安全,或“我”安全而不管“你们”安不安全,在现今的国际社会中都是行不通的;综合的安全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安全,以及贸易、供应链、资金链、价值链、产业链等的安全;“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安全”的例子就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通过将合作走实、走深、走密、走新,实现了国家利益的一致,也基本杜绝了不安全隐患的产生。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汇聚共筑繁荣的动力。中国有句古语‘仁者爱人,智者利人。’拉美也有哲言‘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阿拉伯谚语则说‘人心齐,火苗密;人心散,火不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的不是制造分裂的鸿沟,而是架起沟通的桥梁;不是升起对抗的铁幕,而是铺就合作的坦途。我们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目的就是要实现增长机遇的普惠,推动发展道路的包容,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地球村’里的国家共谋发展繁荣,让共赢的理念成为共识。”我们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目的是要实现共同增长。我们推动发展道路的包容,为的是让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借鉴我们,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提倡共谋发展繁荣,也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还将继续这样下去,比如中吉乌铁路已经开工、“澜湄合作”越走越实越深。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秉持公道正义的理念。没有公道正义,强权政治就会横行无忌,弱肉强食就会大行其道。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核心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从未过时,反而更加重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就是要坚持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共同维护。世界上的事要由各国商量着办,不能允许谁的‘胳膊粗’就听谁的。”这个世界上,该谁说了算?既不是美国,也不是中国,而是要让联合国发挥更大的甚至是主导作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正是多边主义,也就是全球化、多极化。习近平主席还指出,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旨在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促进各种文明包容互鉴。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