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诠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标杆作用
所谓标杆作用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强调国与国关系相互、平等的实践要求,凸显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也就是说,不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富国穷国,在国际舞台上都是一律平等的,不存在所谓的你优我劣、颐指气使或小心翼翼。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诞生之始,就令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感到振奋。因为可以说,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或者说被压迫、剥削的“全球南方”国家的人民,是从来没有感受到发达国家的平等相待的。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规范作用
所谓规范作用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涵盖国与国在政治、安全、经济、外交等方面和平共处的基本规范,为各国践行国际法治精神、建立正确相处方式提供了准确清晰、行之有效的行为准则。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老百姓,在来到中国时,都能感受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平等相待的态度。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作用
所谓指导作用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我们和现在仅存的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即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古巴共和国,都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但在和中国建交的180多个国家中,有着大量与中国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
习近平主席指出:“凡是遵循五项原则,即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不同、发展水平和体量规模不同的国家,也完全可以建立和发展相互信任和友好合作的关系。”比如,中国和巴基斯坦建立了久经时间考验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巴基斯坦朋友形容中巴关系是,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钢硬、比眼贵。中巴关系就是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建立友好关系的突出典范。近年来,我们又与巴基斯坦共同推进了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极大推动了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巴基斯坦而言。除了巴基斯坦,我们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社会制度也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但是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伊朗是中国在整个中东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所谓有利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这也正得益于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内容。中国和俄罗斯、越南、蒙古、朝鲜、缅甸、老挝、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之间,都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可以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超越了“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陈旧狭隘观念和对立对抗思维。相比之下,美国经常把拉丁美洲视为其“后院”,印度经常把整个南亚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中国从来就没有这种想法,未来也不会有。
(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所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所以自然也就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习近平主席指出:“五项原则凝结了发展中国家对改变自身命运、追求变革进步的深刻思考。”正是因为有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中国家有了改变被欺凌、剥削、压迫的局面的路径。因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正在影响、改变世界,改变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命运。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激励和鼓舞下,越来越多亚非拉国家相互声援和支持,奋起抵御外来干涉,成功走出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促进了南南合作,推动了南北关系改善和发展。中国始终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一员,也确实起到了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团结自强、引领“全球南方”国家争取权益的领头羊作用。
(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彰显历史智慧
所谓彰显历史智慧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发点是维护弱小国家在强权政治环境中的利益和诉求,也就是被压迫的人民、国家和民族,所以要旗帜鲜明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反对殖民主义?因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非洲只有极少数国家是独立国家,如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埃及、南非,而绝大多数国家都还没有独立。这一国际背景确实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在强权政治环境中的利益和诉求。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摒弃了穷兵黩武、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