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社会治理的进展及未来趋势展望(2)

2022年北京社会治理的进展及未来趋势展望(2)

二、北京社会治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际局势依然受新冠疫情蔓延、俄乌冲突尚未停止等因素的影响制约,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影响国内局势及社会治理工作,对此,我们必须紧密观察,科学研判,适时调整优化相关政策措施。目前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已经优化调整,可以预期,2023年随着新冠疫情形势向好,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更加频繁,经济社会活动将恢复正常,各类风险因素可能进一步向北京汇聚,相关矛盾纠纷和安全风险可能多发高发,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北京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常态化运行。

(一)北京社会治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北京社会治理工作提出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24]。世界变局加快演进,我们必须时刻跟踪研究全球性通胀、全球性经济危机、全球能源危机、全球粮食危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脱钩断链、全球企业倒闭、美元暴力加息、俄乌冲突、中美经贸关系、国际科技创新等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分析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北京社会治理工作必须坚持底线思维,谋之于未发,虑之于未有,做好各种极端情况的政策储备、应急预案和应对准备,加强战略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战略资源储备广度和深度,有备无患,确保首都安全稳定大局。

2.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北京社会治理工作提出新要求

当前,国际经济尚处于下行周期,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社会的分裂力量大于团结力量,国家之间特别是美国动不动就以制裁、脱钩、断链、断供、禁运等手段相威胁,国际经贸来往处于动荡期,国际经济发展处在不确定性的笼罩之下,人们普遍对国际经济发展的预期不高。中国坚持稳中有进总思路,提出“六稳六保”措施,倡导高质量发展,成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少数主要经济体之一,但与疫情前相比,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下行趋势依然存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25]会议提出,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做到“六个更好统筹”[26],“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增长被置于更突出位置,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要紧密跟踪关注我国经济发展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制约,适时调整优化相关的社会治理政策措施和资源力量配置,切实加强薄弱环节、薄弱领域、薄弱区域的社会治理,维护好首都安全稳定大局。

3.首都特殊地位对北京社会治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首都的特殊地位对北京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指出,必须牢固坚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把“四个中心”“四个服务”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定向标,自觉从国家战略要求出发来谋划和推动北京自身发展,持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全力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构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7]党代会还明确指出,前进道路上有许多困难挑战,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四个服务”水平与党和人民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治理“大城市病”任重道远;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28]2023年,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之前隐藏的各种矛盾纠纷可能涌现,这些情况和问题,大部分都是社会治理工作的对象,是社会治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畅通渠道,广开言路,迎难而上,群策群力,努力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大力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当前北京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社会治理工作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解决了市民身边不少急难愁盼的问题,赢得了市民的肯定和认可。但毋庸讳言,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市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相比,北京社会治理工作依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社会治理规划实施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

北京市十分重视社会治理工作,“十三五”时期就率先制定并认真实施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确保了重点任务的完成和目标任务的实现。在“十三五”社会治理成就的基础上,2021年北京市制定并公布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北京社会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具体指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2021年和2022年受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冲击,基层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主要用于疫情防控、服务保障等工作,大量的财政资金、人力资源等优先投入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用于社会治理其他领域的投入明显减少,一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抓得不细不实,工作基础不够牢固,与规划规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十四五”时期到2023年时间已经过半,完成规划任务的时间更显紧迫,需要完成的规划目标任务和具体指标需相关各方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确保重点任务和目标指标如期实现。

2.社会治理社会参与的空间有待进一步扩大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不少社会组织得到一定的培育和发展并在社会治理工作承担了重要任务,社会组织发展一度呈现可喜势头。这三年,由于新冠疫情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持续蔓延、逆全球化趋势抬头、经济发展出现下行趋势,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原本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相关项目被削减甚至完全取消。由于过度依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带来的收入,发展韧性不足,缺乏柔性生存策略,一些社会组织难以为继不得不裁减工作人员甚至停止运营。只有少数实力较为雄厚的社会组织能继续获得相关项目持续运营,但项目数量和项目经费也明显减少,这是新冠疫情这种不确定性风险给社会组织带来的巨大影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均出现明显退缩,社会组织发展和社工人才培养均有所迟滞,“十四五”时期社会组织培育数量、品牌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培育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等目标的实现均遇到较大困难,社会治理多元社会参与的空间有待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逐步恢复,社会组织要重整旗鼓并逐步探索多元化资金来源,完善治理结构,夯实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经济基础。

3.社会治理的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各级政府对社会治理的财政投入逐年加大,社会治理工作有很大进步,但仔细分析社会治理资源的配置,总体上缺乏整体的社会治理资源需求评估与供给考量。社会治理规划的实施、社会治理项目的确定、社会治理内容的明确、社会治理标准的确定、社会治理成效的考核与社会治理资源的配置关联度不足,社会治理资源配置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具体的指导性标准和相关工作要求。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的配置明显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很大的弹性和调整空间,缺乏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因此,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区域之间、街道(乡镇)之间、社区(村)之间用于社会治理的资源存在较大的差别,呈现不同的样态。有的部门、单位、地区用较少的资源投入取得不错的社会治理成效,有的部门、单位、地区用较多的资源投入也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治理成效,有的部门、单位、地区由于投入的资源较少社会治理成效有待提升,有的部门、单位、地区用较多的资源投入也没有好的社会治理成效,这一现状客观反映了当前社会治理工作整体处于起步阶段的特点,资源配置的起步阶段特点制约了社会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4.社会治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受制于城乡差异、区域差距、发展基础、发展阶段、人口结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资源投入等诸多因素,北京市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社会治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这些年,通过推进治理类街乡镇建设、治理类社区(村)建设、大型社区治理、高发案社区(村)治理等各项工作,社会治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所缓解,但问题依然突出。其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建成时间长,之前配套的基础设施标准低,不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城市更新任务较重;城市建成区平房院落、老旧小区较多,基础设施陈旧破损,物业服务供给不足,已经到了大规模更新改造的时候,治理任务较为突出;新建居住区围绕物业服务、停车管理、收益分配、物业收费等矛盾纠纷多发高发,成为城市治理的一个难点;城乡结合部社区由于管理基础薄弱、短期内人口剧增、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历史欠账多、服务缺口大、服务管理人员不足、居民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往往成为城市治理的痛点区域和市民投诉的热点地区;郊区城区规模不断扩大,新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服务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社会治理工作提升任务较重;广大农村地区居住区还相对分散,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滞后,是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等等。

责任编辑:王懿(实习)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