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未来五年的改革任务,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总动员、总部署。这表明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已经进入了更加成熟、更加全面系统、更加科学理性、平和中正的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六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其中,党的领导是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保证,人民中心是根本价值立场,守正创新是改革的本质要求和鲜明的理论品格,制度建设是改革的鲜明特点,依法治国是改革的重要保障,系统观念是改革的思想方法。这六个方面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辩证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
全面深化改革是坚定的政治方向与科学系统的理论依据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要有方向,解放思想要有思想。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又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是有“主心骨”“定盘星”和“压舱石”的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我们的改革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是走在人间正道上的改革,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旨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从而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有益启示。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试,旨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式现代化摆脱了传统社会的奴役与压迫,克服了资本逻辑的发展弊端,推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了“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的有机统一,从而超越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思维定势和“历史终结论”的思维束缚。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是内在统一的,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中国式现代化才能不断推进,才能开辟广阔的前景;只有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真正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作者为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执行院长、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