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科学内涵 探索具有“首都特点”的共同富裕之路
黄玥 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北京市朝阳区行政学院)综合教研室主任
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老百姓求丰收、盼丰收,这些其实都反映出老百姓对富足殷实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那么,到底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能不能快速实现?又怎么实现?在这个过程里北京又怎样探索出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共同富裕之路呢?
首先,什么是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我们逐一来看。
首先来看第一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李大钊先生在《社会主义释疑》中指出,“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1955年底,毛泽东同志在会见工商界代表人士时说:“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这个富,是共同的富。”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可以说,共同富裕早已经刻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DNA之中,它是我们的初心、使命,更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行动。
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现在我国的人均GDP核算成美元大体上是12000美元,接近世界银行所划定的高收入阶段的起点水平。而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均收入还低于绝大多数的非洲国家。2021年,北京市人均GDP突破2.8万美元,处于世界发达经济体人均GDP的中等水平。所以,成绩是一目了然的。
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增长有着绝对支撑作用。因此,我们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既能体现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巨大价值,更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再看第二句,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大特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其中之一。我们的现代化,不是少数人、个别人的富裕,而是全面、全体的富裕。
要实现富裕,首先要攻克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诺不轻许,许则为之。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这里有三组数据特别令人振奋:第一是832个,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第二是1亿,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第三是960万,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
作为首善之区,通过开展产业、教育、医疗等帮扶,北京扶贫支援的73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2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就是北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的北京作用、贡献的北京力量。
有一个细节,2001年我国绝对贫困线是865元一年,贫困人口是9423万。2011年,我们把这个标准提高到2300元一年,贫困人口是1.22亿。由于提高了工作标准,需要帮扶的人口增长了很多。这样做是为了把更多的贫困人口纳入全面小康、纳入共同富裕的全局中。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恰恰体现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紧接着,我们还必须明确: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要充分认识到这个战略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尽管我国经济社会条件已得到巨大改善,但是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还比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从两个例子来看,一是基尼系数,国际上公认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是0.4,但是近2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基本保持在0.46的水平。二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宏观上,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各不相同;微观上,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努力程度也不一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我们所追求的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通过勤劳致富,先富带后富,最后一起富。
那么,到底怎样一起富呢?
首先是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长期位于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说,先“做大蛋糕”再“分好蛋糕”。实现共同富裕,先从生产端着手,再着眼于分配领域。
其次要构建完善的分配制度体系。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这里我们要把握好三个要点。一是三次分配的关系。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通过市场化的初次分配,就基本上形成了收入格局,二次、三次分配只能调节和改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因此以初次分配为主,二次、三次分配为辅。二要鼓励勤劳致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因此,要把握好资本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平衡和关系。三是形成理想的“橄榄型”分配格局,通过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达到“提低、扩中、调高”的目的。这里面,“扩中”是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工资性收入是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收入来源,就业尤为重要。有了就业岗位未必有合适的劳动力与之匹配,经济学上称之为结构性就业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北京进行了创新和探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兴建的时候就衍生了飞机加油员、摆渡车司机等岗位,那么怎样把这些岗位转换为就业?北京开展了面向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定岗、定向培训。因此,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首批飞机加油员和摆渡车司机,全部来自当时参加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
最后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地防范中等收入群体再次回落到低收入群体当中。因此,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质性行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从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服务能力等九个方面,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的公共政策体系。这些都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共同富裕的积极实践。
我们每一个人对共同富裕都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社会的一致努力,更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辛勤劳动。有党的领导作为坚强后盾,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携起手来向前走。用每一个人的勤劳和智慧,一起来描绘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