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 奋力谱写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 奋力谱写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东北地区考察调研,3次主持召开东北振兴专题座谈会,并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带动作用,加快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当好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以“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实体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扭住自主创新“牛鼻子”,下好产业创新“先手棋”,构建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国际化视野建设一流科技创新平台集群,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将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打造成为以洁净能源为主线,向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海洋工程等领域拓展的科技创新策源中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企业联合科研机构“揭榜挂帅”,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迭代焕新。把传统优势产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一批传统优势产业重焕生机,产业集群日益壮大。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创建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装备制造业加快向高端化迈进,2023年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在大连竣工发运。石化产业逐步向精细化发展,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全产业链布局日益形成。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初步构建。

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把新兴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加快布局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氢能产业园、石墨谷碳材料产业新城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连氢能产业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大连数谷致力于打造面向东北、辐射东北亚的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

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坚持向海图强、向海而兴,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治理高效的现代海洋城市。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化发展,大连重工研制的大型船用曲轴,打破了国外大型低速船用曲轴在中国的长期垄断,超大型集装箱船、全球最大级别穿梭油轮等高端船型受到市场青睐。新兴海洋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海上风电项目加快建设,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居全国前列,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和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持续激活城市开放基因,振兴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为目标,推动营商环境从1.0版到5.0版的迭代升级,300个高频事项实现“全市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系统入选全国数字城市创新成果。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制定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畅通民营企业诉求办理渠道。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促进各类要素充分流动。“一企一策”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建立以经营业绩定薪酬、论英雄的国有企业负责人考核体系,2023年市属国有企业上缴税费同比增长33.8%。深化园区改革,创新园区人事、薪酬制度,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率先在东北地区试行园区法定机构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主战场作用。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建设内畅外联的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提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功能,构建了连接日韩、东南亚以及覆盖欧洲全境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推进大连自贸片区整合提升,率先全面完成《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19项改革试点任务。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RCEP(大连)国际商务区功能,加快吸引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抢抓俄罗斯远东开发机遇,扩大向北向东开放。充分发挥辽宁沿海经济带“一核引领”作用,牵头制定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联席会议章程》,推动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

全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

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高质量发展中逐“绿”而行。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建设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车间,全市规上工业能耗总量和强度实现“双下降”,大连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加快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2023年年底全市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61.1%、发电量占比达到73.5%。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开展非法违规占用海域、滩涂、岸线问题的清理整顿,实施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深化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大连上榜中国十大“美好宜居”城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强化森林、山体、海岸线等重点领域生态保护修复。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土壤修复+开发建设”模式试点,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利用率达到100%。深入实施“水润大连”“绿满大连”工程,绿色成为大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提高共建共享水平

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扎实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让全市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打造“教在大连、学在大连”教育高地,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家门口”的教育触手可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加快建设国内首个离岸式“人工岛”机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建成一批城市书房、非遗工坊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举办系列国际高端体育赛事,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着力打造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引领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目前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2.93%。

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实施《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推出一批在全国领先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健全“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制定《大连市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清单》,建立“一个事项,一位市委常委和分管市级领导牵头,一个工作专班包保落实”工作机制,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大连落地见效。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积极选用“攻坚型”干部,大力选拔“专家型”干部,重点培养“骨干型”干部。完善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机制,持续释放“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强烈信号。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误的氛围,敢破敢立、敢闯敢试在全市蔚然成风。

强化正风肃纪反腐。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拒腐防变能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坚决打好遏增清存攻坚战,清除腐败毒瘤,一体推进“三不腐”,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魏翔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