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速跑”,沃野焕“新”机

科技“加速跑”,沃野焕“新”机

XxjpsgC007222_20240528_PEPFN0A001

2024年5月28日,在河北省晋州市德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在检修玉米播种机。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眼下,正值“三夏”大忙时节。登记上“云”的“网约农机”助力农机跨区作业有序进行;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可控制水量大小的卷盘式喷灌机为多地抗旱立功……广袤田畴成为农业科技装备的展示场,更多科技范儿助力“三夏”生产开启“加速度”。

农机给力,种地省力。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生产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科技实力整体进入世界前列,科技正在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实践充分证明,瞄准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着力夯基础、破卡点、提质量、控风险,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奋力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就能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走向现代化,离不开农机装备。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农机作业面积超过73亿亩次。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主导的新阶段,农业机械的需求已由“非刚性”转变为“离不开、还要好”。不论是可以快速将粮食中的水分降低到安全储存水平,有效防止小麦产生霉变的粮食烘干塔,还是让肥料喷施相比传统人工施肥更为均匀、更精准、效果更好,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业效率的植保无人机,抑或是依托北斗定位、5G、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农户只需在微信小程序下单,实现随叫随到的“网约农机”……“三夏”生产中的“科技范儿”,见证着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确保稳产高产、颗粒归仓提供了有力支撑。事实证明,立足农业生产关键环节,面向实际应用挖潜能,向性能和质量要效益,在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两端发力,就能更好地助力实现颗粒归仓。

农业机械装备是农业科技集成和大规模应用的重要载体。唯有自主创新,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实现“从0到1”的研发突破,迈向“从1到N”的产业化拓展。不论是每秒喂入量达15公斤,作业效率高达每天500亩,填补了国内大喂入量高端收割机空白的大型高效谷物联合收割机东方红YT6668,还是搭载了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农机手只要设定好程序和路径,就能轻松、迅速完成精准播种的大马力播种机;抑或是装有北斗导航,可实现自动行走直线、割台随着地形起伏自动调整,减少漏撒麦粒损失,并随机进行测产,助力小麦收割和夏玉米播种的新型智慧农机……乡村沃野,越来越多智能农机轮番上场,助力今年“三夏”生产提质增效。依靠科技创新锻长板,促进产业向“新”而行,配套推广先进适用科技和高端农机装备,才能集聚发展新优势,稳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装备一小步,产业一大步。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制造业的脊梁。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装备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应用水平还不高,高端智能农机等机具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较大,大马力机械还不够强,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机械相对缺乏。“落差”就是“势能”,“差距”就是“空间”,产业急需、农民急用的“短板清单”,就是产业的“潜在订单”。我们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紧盯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锚定关键环节,不断推进数智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牵住“牛鼻子”、解决“掉链子”、突破“卡脖子”,加大投入、加强研发,不断开拓发展新空间,努力占领世界装备制造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筋健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