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经济量稳质升彰显中国经济活力强

水运经济量稳质升彰显中国经济活力强

XxjpsgC007251_20240528_PEPFN0A001

2024年5月28日,运输物资的船只在京杭大运河航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毛俊 摄

在6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国水路运输持续较快发展,货运量累创新高,水路旅游客运也在加快发展。2023年水路货运量达到93.7亿吨,首次突破90亿吨的大关。另外,今年1—5月份,水路货运量完成了38.6亿吨,同比增长了7%;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了1.3亿标箱,同比增长8.8%。

水运经济量稳质升,推动制造业节本增效。水运具有运量大的特点。一艘大型船舶的运输量往往能够抵得上数百辆甚至上千辆卡车,这使得大规模的货物运输成为可能,极大地满足了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于原材料和产品运输的需求。例如,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运输,水运的成本优势使得企业能够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保障供应的稳定。其次,水运相对较为环保。相较于公路和铁路运输,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相对较低,符合当下绿色发展的理念。再者,水运的运价相对较低。对于一些对运输成本较为敏感的行业,如建材、化工等,选择水运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水运经济量稳质升,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水运经济不仅直接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还通过产业链效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港口建设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随着水运业务的增长,各地纷纷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的投入,现代化的码头、堆场、仓储设施不断涌现,提升了港口的装卸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世界级大港,通过不断优化港口布局和设施,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航运企业的挂靠,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航运网络中的地位。同时,船舶制造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水运需求,船舶制造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研发出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船舶,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此外,水运经济还带动了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发展。物流企业通过优化运输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金融机构为航运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助力企业扩大规模;保险行业则为船舶和货物运输提供风险保障。

水运经济量稳质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运经济的繁荣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我国地域辽阔,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水运能够加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内河航运的发展使得内陆地区能够更便捷地与沿海港口连接,推动内陆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以长江经济带为例,依托黄金水道的便捷水运条件,沿江各省市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水运经济量稳质升,有助于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水运经济不仅是国际贸易的基石,更是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全球超过90%的贸易量是通过水上运输完成的,这一比例凸显了水运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水运以其大运量、低成本和长距离运输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市场的互联互通。特别是在大宗货物如石油、煤炭和粮食的运输上,水运更是不可或缺。例如,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量的增长,水上货物运输量持续攀升,有效降低了贸易成本,促进了贸易活动的频繁开展。此外,水运还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碳排放量相对较低,有助于减轻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