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探月精神,续写“嫦娥奔月”精彩故事

弘扬探月精神,续写“嫦娥奔月”精彩故事

XxjpsgC007297_20240625_PEPFN0A001

2024年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嫦娥六号取样回放画面。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他指出,20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同志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九天揽月奏凯歌,逐梦星辰续华章。历经53天11个飞行阶段的星际旅行,嫦娥六号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在人类历史上属首次。“嫦娥奔月”取得圆满成功,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迈出了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这一壮举,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不惧风险挑战、勇于创新突破、敢于攀登高峰的强大精神力量,激荡起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油然而生的奋斗豪情。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定能续写更加精彩的“嫦娥奔月”故事,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敢上九天揽月”的追梦征程中,我们见证了“嫦娥”的一系列奔月壮举。2007年,嫦娥一号实现我国首次月球环绕探测;2010年,嫦娥二号刷新宇宙深空的“中国高度”;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2018年,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2020年,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再到此番嫦娥六号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新时代“嫦娥奔月”的故事,凝结的是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展示的是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勇气。揽月而归,踏梦而行,“嫦娥奔月”的一系列壮举,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民族凝聚力,折射出中国创新的熠熠光辉。

自立自强的旋律最动听,勇于探索的精神尤可贵。中国探月工程自批准立项以来,“一条龙”攻关攻坚,“一盘棋”协同推进,“一体化”迭代提升,在万里苍穹留下越来越多鲜艳的“中国红”,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写下生动注脚。不只是“嫦娥奔月”,还有“天和”驻空,“天问”探火,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投入运营,“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新时代以来,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我们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挺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脊梁”,才能让浩瀚宇宙见证越来越多的“中国奇迹”。

志高霄汉近,梦广天地小。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星际探测有着更深更远的梦想。“嫦娥奔月”取得圆满成功,记录着中国科技的不断进步,见证着中国航天取得的非凡成就,更表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向未来,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探月精神,始终坚持追逐梦想,树立雄心壮志,鼓足干劲、发愤图强、团结奋斗,朝着建成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勇毅前行,我们必将续写更加精彩的“嫦娥奔月”故事,在追逐飞天揽月的伟大梦想中再创新辉煌。(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市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