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周清杰:以新质生产力实现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2)

(四)价格

北京的物价水平实际上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从乐观的角度来看,北京的物价形势显示出相对稳定和温和的特点,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迹象。经济增长速度与物价指数的关系表明,当前的物价水平可能略显疲态。具体来看,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仅上涨了0.4%,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则下降了0.8%。这表明在消费端,物价基本保持稳定,而在制造业领域,物价呈现下降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持续显著下降,这可能暗示着工业生产领域的疲软。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消费端的通货紧缩,因为通货紧缩通常是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连续6个月低于零来判定的。

(五)收入与消费

2023年,北京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14462.7亿元,这一数值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在这一年中,北京市消费市场的服务消费占比已经上升到70.6%,与2015年相比上升了26个百分点,显示出北京市场已经由服务消费所主导。

因此,在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消费既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如何应对北京服务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尤其是如何提供更优质、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语境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实际上是我们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主要范畴。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来形成质地更新、效率更高、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更多的生产力。

进一步来说,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上是我们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此前我们也提出过新旧动能的转换,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是新动能的重要来源。因此,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与新动能紧密相连,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我们通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可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新动能,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新质态或新质的生产力,它基于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开辟新赛道、孕育新价值、重塑新动能。我们可以从新技术、新产业、新赛道、新价值、新动能等角度,来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从理论层面来看,新质生产力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核心概念。新质生产力是在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体现了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在质量上的提升。其中,劳动工具科技化、生产资料数字化、劳动操作智能化等,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

新质生产力的起点在于“新”,这个“新”不仅指时间上的新颖性,更指技术形态、技术逻辑上的全新性。最终,这些新技术、新逻辑都将落实到生产力上,推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无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未来产业,它们在技术层面都可能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创新。因此,我们可以说,新质生产力就是人类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质的突破和飞跃。

北京近年来一直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而在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之前,北京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布局中实际上已经涵盖了多项属于新质生产力的领域,如6G、脑科学、智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2024年北京将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一批跨区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特别是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并优化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北京正是利用原有的汽车制造业基础和信息产业基础,加快实现这些产业的迭代升级。同时,还出台了第三轮加快医疗健康协同创新计划,大力支持量子类人机器人、商业航天、6G等未来产业的发展。这意味着除了原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北京当前的任务依然繁重。

(一)数字经济已成为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长8.5%,为地区生产总值贡献了1.88万亿元。北京在发展数字经济,以及以数字经济为基础或为依托的新质生产力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包括拥有数量最多的院士、985/211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每年能培养大量优质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硕博研究生。此外,北京在数字产业基础方面表现优异,已经培育出一大批数字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2023年,北京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增长了10.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3%。5G、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投资增长26.4%,为数字经济发展夯实基础。也就是说,未来北京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抢占先机。

(二)北京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的A股上市企业共计475家,上市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一,总市值共计20.86万亿元。其中,北京市的A股上市千亿市值企业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共计36家。这些上市公司涵盖了81个行业,其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企业最多,有82家,占全市A股上市企业数量的17.19%。这表明北京的上市公司中,与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培育高度相关的计算机应用产业的企业数量众多。此外,银行业市值最高,接近7万亿元,占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9.52%,这表明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和金融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而北京在银行业方面的优势,正是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这种优势来源于北京原有的产业优势的历史积淀。

(三)北京服务业驱动下的经济增长与创新

北京的经济特点主要表现为服务业驱动。2023年,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这两大服务业中,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70%。特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和三大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2023年,北京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规模以上“专精特新”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分别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

(四)营商环境优化助力新质生产力

2023年,北京市发布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相较之前版本,此次改革在范围和措施上均有所加强。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未来的营商环境改革将更加聚焦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北京的新质生产力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