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行天下,“博”得未来

“智”行天下,“博”得未来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20日上午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与会嘉宾认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正迈向新阶段,智能时代的大门已经敞开。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6月20日至23日,以“智行天下、能动未来”为主题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天津举办。“回头客”和“新展商”实现双提升;场馆首次实现活动期间100%绿电供应……秉持“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理念,集展览、体验、赛事于一体的智博会,搭建起引领智能科技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平台。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在人工智能技术风起云涌、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美好未来已然到来的今天,智博会的举办,是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个信息沟通、携手合作的桥梁,有利于各国携手为世界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开辟新空间。

智能为马,向新驰骋。从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到Sora模型惊艳亮相,人工智能将人从过去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现代社会打开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不论是融合无人机、高清视频、智能机器人等多维技术,推动电力业务向数智化转型的“空天地”立体智慧巡检系统,还是设定好参数即可实现机器人自动加工拱架,减少人为干预和成本投入,大幅提高铁路建设生产效率的智能化机械手臂,抑或是实现自动化率提升和误检率下降,节省近一半人力成本的二手车智能化检测设备D-BOX……本届智博会,智能科技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汇聚一堂,凸显新看点,带来新体验。作为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重要竞争者,在供需两侧共同推动下,我国大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成果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实践应用。智博盛会,带来的不仅是科技理念的创新,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充满无限可能的“智造未来”。

当前,人工智能与产业交融,赋能千行百业,在诸多领域正在成为关键生产力。不论是城市中的智慧交通、智慧政务,还是家庭中的智能阳台、智能厨房……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人们享受到了科技化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不论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分析冰箱里食物种类、存放时间,根据现有食材推荐食谱的大模型技术赋能的智能冰箱,还是将中医脉诊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结合,通过传感器接收佩戴者脉搏跳动信号,分析对应器官健康状态的健康预警手表……一件件智能产品、智能技术,让人们现场亲身体验智慧生活。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有机构预测,2035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达1.73万亿元,全球占比达30.6%。放眼未来,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必将成为智慧生活重要引擎。

以会为媒,拓展合作。参展主体既有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外资企业,又有中央企业、民营龙头企业和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共有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嘉宾,聚焦通用人工智能、脑机交互等热点话题分享前瞻思考……本届智博会举办高峰会、展览、论坛、赛事等系列活动,发布一批智能产业政策措施、产业白皮书、发展报告等最新成果,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更深层次的合作。天津市与三一集团、宗申集团、特变电工等领军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中电科蓝天科技、中海油等龙头企业集体签约重点项目103个、签约额1092亿元;依托博览会平台,打造城市“会客厅”,持续开展招商推介、产业对接,举办371场政企、企企会谈,举办15场撮合对接和领军企业会晤活动,达成意向融资、投资和采购金额超110亿元……推动“国际化”办展、“专业化”策展、“市场化”组展,加强中国与世界更深层次的合作,智博会以会兴业,共同促进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形成更多产业合作“新成果”。

“智”行天下,“博”得未来。智博会给我们展示了未来社会的多种可能,也坚定了我们走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让我们顺应时代潮流,乘势而上,在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中奋力谱写数智发展新篇章。(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