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王锦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自觉自信自强(4)

第四,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一是在新闻舆论工作上,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可以说,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二是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打造素养过硬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队伍。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是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担负起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三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形势的变化,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的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我们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体现时度效的要求。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

第五,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要明确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主张,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的工作思路。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要按照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对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现实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第六,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我们要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第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体现在其文化和民族的特性上。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19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对希腊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希腊《每日报》发表题为《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的署名文章。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指出,“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相知的、相亲的。同时,习近平主席还指出:“曾两次访问中国的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有一句名言,‘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这句话通过两个国家的历史人物,巧妙地将两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的距离拉近了,也让两国的文明进行了有机融合。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同志非常注重文化的传播。1954年,周恩来同志率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特意携带了我国第一部彩色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到会播放。这部电影一经播放,受到了国外观众的欢迎,他们没想到新中国拍出了这么好的影片,尤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的浪漫想象,让世界对中国文化充满了惊奇与赞赏。

以上事例告诉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要增强对外话语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只有讲好中国人自己的故事,才能向世界展示一个负责任大国,可信、可敬的鲜明特点。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发挥我们的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并且利用这种技术优势,在国际融媒体传播领域掌握主动权。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世界各国文学家、艺术家开展交流合作,持续开展国际性的博览会、书展、电影节、国际体育赛事、旅游推介和各种文化品牌宣传活动,注重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