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福建省建瓯市芝山街道农技人员(左)在马汶村庙下自然村指导菜农开展灾后自救。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应对灾情 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近期,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南涝北旱特征明显。旱涝皆无情,都需要全力应对,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就当前旱情而言,要有正确认识,不能坐等甘露降临,必须落实责任,迅速行动,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精心做好抗旱保夏播,夯实秋粮丰收基础。
黄淮海持续高温干旱,对夏播和已出苗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据气象报告,河南4月下旬以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8℃,为1961年以来同期次高值,而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71%。截至目前,全省土壤干旱比例为63%,全省大部缺墒,机播气象等级偏差。夏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的四分之一,克服高温干旱影响、抢抓农时抓好夏播,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意义重大。
分类施策,千方百计增补抗旱水源。河库灌区、平原灌区发挥优势,尽量扩大有效覆盖面积。茨淮新河灌区是安徽第三大灌区,目前位于灌区内的亳州市蒙城县,21座提水泵站已全面开启。靠近河流的,通过电灌站抽水入田,不近河的通过机井抽取地下水入田。在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积极组织抗旱播种。
科学调度调配水源,切实提高抗旱水源利用效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为缓解黄河中下游旱情,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泄流量已经增加到1800立方米每秒。6月16日水利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旱地区共有417处大中型灌区,当前已灌溉水量达13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旱情,为秋粮丰收提供了支撑。相关部门表示,只要科学调度,能够满足抗旱需求。
地里旱,要千方百计引水。大中型灌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山西运城的大禹渡、夹马口等大型灌区已开足马力上水,全力灌溉保夏播。抗旱补助资金,应及时发放到位,全力支持新打机井、维修机井,同时组织专业队伍,指导各乡各村因地制宜,精准调度水源。靠近河流的,通过电灌站抽水入田,不近河的通过机井抽取地下水入田。
春争日、夏争时,打赢抗旱保秋保民生这场硬仗,拼的是精气神。越是旱,越要抢着时间浇地,保秋种、把苗保住。切实把抗旱作为当前的紧急工作,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抓紧抓实,多措并举有效蓄水、合理配水、科学调水,抢种保苗,打牢秋粮丰产基础,确保生产生活秩序平稳有序。(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