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走好首都志愿服务发展之路

奋力走好首都志愿服务发展之路

[中图分类号] C916; D6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4)06-0062-04

首都志愿服务起步早、规格高、特色鲜明、影响深远,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城市名片”。进入新时代,首都发展赋予志愿服务全新的站位、目标和要求。立足新征程、新坐标,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秉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和属地原则,着力在“引领”“赋能”“聚力”“增效”四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逐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在京华大地形成生动实践。

做强“引领”,不断提高首都志愿服务的政治站位和工作统筹能力

加强党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提升志愿服务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工作大局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

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也是最大的政治优势。早在2007年,北京就成立了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以市委派出机构的形式,加强党对社会建设工作的领导。进入新时代,北京市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旗帜鲜明加强党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志愿服务领域得到贯彻落实。2020年12月新修订的《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明确提出,坚持党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后发布《关于组织全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意见》《关于积极倡导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的通知》等文件,积极探索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以党建引领为保证,以党员、团员为骨干,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把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者凝聚在党的旗帜下。

聚焦首都功能。“四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北京“最大市情就在于是首都”“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在全国政治中心建设方面,聚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以志愿服务助力“国之大者”。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方面,加强对北京这座千年古都悠久历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积极参与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将志愿文化融入首都现代城市文明。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方面,推动志愿者参与国际交流交往,举办国际志愿服务交流大会,成立“一带一路”志愿服务联盟,进一步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大国首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注重发挥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的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攻关、科普宣讲等,为首都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青春力量。

加强归口管理和统筹协调。党中央成立社会工作部,是加强党对社会工作归口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近期,北京市将志愿服务工作划入市委社会工作部,着手对志愿服务体制机制进行统筹整合和科学设计。一方面,积极做好“统”的工作。由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抓总,承担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等职责。职责的重心在于抓总和集成,形成党领导下的归口管理。另一方面,认真抓好“分”的工作。相关部门在各自领域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分别牵头负责不同人群的志愿服务工作。工作的重心在于做到权责清晰、各司其职、协同协作。通过“统”“分”有机结合,将志愿服务纳入党领导下的社会工作体系,实现对志愿服务相关职能机构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

做足“聚力”,积极促成各方社会主体踊跃参与的联动机制与整体合力

完善“三会一中心”组织架构,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更好地履行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配合作用。“三会”,即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北京志愿服务基金会;“一中心”,即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

履行好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责。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是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北京市认真履行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比如,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志愿者工作的意见》,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各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北京市志愿服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大型活动志愿者服务规范》《“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志愿服务项目发布规范(试行)》等一系列规范和管理办法。进入新时代,北京市将志愿服务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诚信体系建设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进一步加强了对志愿服务事业的规划、支持和引导。

发挥好群团组织的特殊优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群团组织具有独特优势。比如,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每年组织志愿者参与重大活动服务保障,组织开展清洁空气、保护河湖、垃圾分类、文明出行以及背街小巷整治“五大青年行动”,并先后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合作开展4期志愿服务合作项目等。进入新时代,群团组织以社区为主要应用场景,围绕社区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安全宜居、法治宣传等公共需求,聚焦社区“一老一小”、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广泛组织志愿者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做实联合会的枢纽型组织功能。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作为枢纽型组织,是“三会一中心”执行机制的核心与关键,承载着“引领、联合、服务、促进”的职能。2020年5月,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全市406名代表参会,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委社工委市民政局、团市委等13家单位成为副会长单位,联系全市一级志愿服务组织400多个。除了市级层面,全市还有各区级层面的志愿服务联合会以及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行业组织。北京市抓实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枢纽型组织”法定功能,定期就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会商、协调和对接,有力地推动了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与社会协同工作。

做实“赋能”,切实增强志愿服务组织的组织动员力和社会公信力

解决大量志愿服务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现行法律赋权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支持和发展,优化全市志愿服务的社会发展环境。

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孵化和扶持。志愿服务组织是志愿服务重要主体。北京市加大对志愿服务组织的孵化和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指导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立志愿服务团队,积极打造“小哥加油站”、社区青年汇等特色品牌,引导民生和公共服务机构开门接纳志愿者,形成对快递、网约车等新兴领域青年的有效覆盖。在有条件的街道(乡镇)、社区(村)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为处于萌芽期、初创期和转型期的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四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降低志愿服务组织的准入门槛。与其他省份类似,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依法登记的占比很少。究其原因,大多数志愿服务组织规模小,缺乏资金和场所。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市降低依法登记门槛,拓宽社会动员渠道,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比如,鼓励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优势和作用,引导本行业、本领域资源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截至2023年年底,“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实名注册志愿者461.3万人。

加强志愿服务团体“法律赋权”。近年来,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依托“志愿北京”信息系统,积极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云注册”服务,赋予其“志愿北京团体”资格,授予其通过“志愿北京”发布项目、招募志愿者、记录时长等组织功能。“云注册”服务一经推出,便受到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欢迎。截至2023年年底,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注册的志愿组织团体7.5万个,其中非法人志愿服务团体74571个,占比98.8%。

做好“增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首都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健全志愿服务机制、流程和运作模式,加强激励、褒奖和保障,强化志愿服务综合监管和社会氛围营造,在原有工作平台和发展基础上,继续集聚和放大综合效应、叠加效应和持久效应。

健全机制、流程和运作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2024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北京市第一时间制定工作方案,积极探索构建全面参与的志愿服务动员体系、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体系、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阵地体系、特色鲜明的志愿文化体系、坚实有力的志愿服务支持保障体系,继续推动志愿服务国际交流交往。通过体系化建设,解决长期困扰志愿服务发展的“碎片化”瓶颈问题。

加强项目、资金和场地支持。北京市每年由政府投入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坚持用活用好北京市志愿服务基金会的公募资质,积极探索面向社会各类主体开展募集工作。积极推进教科文卫体等不同领域“志愿+”项目体系建设,鼓励驻区企事业单位开放公共设施,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窗口单位及其他公共场所因地制宜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加大在项目、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确保居民就近就便开展或享受志愿服务。

强化激励、褒奖和监管工作。加强褒奖和激励,探索通过诸如“时间银行”“信用银行”等有效激励方式和途径,给予志愿者在入学、就医、就业、落户、社会征信等方面更多回馈和便利。开展具有首都特色的“五星级志愿者”认定、“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命名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9批“五星级志愿者”认定工作,认证人数10675人,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氛围。发挥市委社会工作部的牵头抓总作用,积极研究构建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等枢纽型组织充分参与、社会各界广泛监督的综合监管机制,确保了志愿服务规范、有序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首都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在制度化、常态化方面还需要持续推进。为此,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深入地推进首都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持续做实做强“引领”“赋能”“聚力”“增效”工作,走好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志愿服务发展之路,以志愿服务凝聚首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共筑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

(本文是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新时代首都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及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ZDA0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4-04-23.

(作者简介:代恒猛,北京市团校党群教研部部长、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