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稳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蹄疾步稳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金融强国的丰富内涵,强调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刻理解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意义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这一深刻阐述生动刻画了经济与金融休戚与共的关系,也凸显了金融“国之大者”的重要地位:金融作为经济的血脉支撑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越强,经济运行就会越顺畅。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随着国际贸易的兴起和全球市场的形成,大国崛起背后都有强大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金融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也日益成为国际博弈的重心。

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建设科技强国、农业强国等强国目标。这些强国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金融体系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持。

XxjpsgC007500_20240314_PEPFN0A001

中信银行北城天街支行金融网格员邵曼(左二)、王昱寒(右二)给群众宣讲金融反诈知识。 新华社照片,重庆,2024年3月14日

全面把握金融强国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这是对金融强国历史演进规律的深刻总结和概括。从国内视角看,拥有完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国际视角看,金融强国表现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能够参与制定国际金融规则和标准,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198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我国开始逐步建立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领域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业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金融大国”。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XxjpsgC007513_20231101_PEPFN0A001

2022年9月4日拍摄的服贸会首钢园区金融服务专题展一角。新华社照片,北京

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增长率一直居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为建设金融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 “五篇大文章”。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粮食安全、普惠养老等领域。进一步巩固我国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的全球领先地位。

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金融调控体系。立足中国国情,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助力实现稳经济、调结构、稳物价的平衡。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有效管理和引导预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进一步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加强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打通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

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明确部门责任,加强协作配合,严格执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完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金融市场结构。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分工协作和差异化发展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培育国际竞争力,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引导中小金融机构聚焦主业,开展区域化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要加快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完善债券市场发行规范和定价机制,提升债券市场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对农业、制造业、养老医疗等的保障水平,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进金融双向开放。稳妥有序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更好满足全球人民币资产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求,增强对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对外货币合作,稳步推进中央银行间双边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合作,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优化境外人民币使用环境。更好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枢纽功能,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建设金融强国,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要坚定信心,客观认识我们的基础和差距,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坚持高水平开放,以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