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北京朝阳: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朝阳是首都的经济大区,也是首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经济指标对全市形成了有力支撑。

脚步不停,才能始终走在前列。朝阳区锚定“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寻求新的更大突破。

坚定推动高水平开放

北京CBD是北京的地标,聚集万余家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了114家,占全市总数的约50%。以CBD为“金名片”,朝阳区紧抓“两区”建设契机,坚定推动高水平开放。

开放之路不断向纵深推进。今年初,朝阳区在全市率先推出《朝阳区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提出15项具体举措、88条创新任务,以金融、商务、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为重点,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领域开放,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力争三到五年内,将朝阳区打造成为金融服务完善、创新生态繁荣、高端产业集聚、监管高效便捷、法治保障多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大力推进国际化招商。今年以来,朝阳区主要负责人带队赴埃及、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开展境外招商活动,深入对接境外项目。通过举办2024年科技创新发展大会、2024亚非贸易投资合作圆桌会等系列活动,打造朝阳“两区”名片。截至4月底,朝阳区“两区”新增入库项目470个,落地项目251个,两项指标均居全市各区之首;其中,新增入库外资项目82个,排名全市第一;落地外资项目37个,排名全市第二。已顺利推动保诚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与宝马合资的超级充电网络运营公司、桥水基金北京分公司、香港诺华诚信等重大项目落地。

国际金融机构加速聚集。朝阳区立足“首都国际金融机构主聚集区”“国际保险+再保险中心”“国际创投集聚区”发展定位,构筑国际资本交互枢纽。全市首家“一带一路”外资银行——巴基斯坦哈比银行北京分行,全市首支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璟泉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全国首家另类投资保险资管公司——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市首家外商独资S基金——科勒资本,全国首批金融控股公司之一——中信金融,全国首家合资转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宏利基金,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等知名国际企业纷纷落户。目前,全区金融机构已超1800家,其中外资(合资)机构近400家,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始终坚持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朝阳区亮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今年一季度,全区GDP实现2041.4亿元,同比增长5.7%。

营商环境是朝阳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朝阳区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可感可及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区。近年来,朝阳不断推动市场准入的便利化改革,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营商环境考评成绩已连续多年居北京各区之首。

未来产业促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以中关村朝阳园为承载,朝阳区围绕打造新质生产力活力中心,大力促进数字经济优势产业发展,着力完善产业培育生态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动力。

数字经济是中关村朝阳园的一张靓丽名片。目前,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等重点领域,都在加快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朝阳持续深化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合作,搭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选取以中关村朝阳园东区国际电子总部周边园区为核心区域,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园,吸引产业互联网企业集聚。在人工智能领域,朝阳区已发布三年行动计划及支持政策,以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为核心主线,以行业需求为牵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力争用三年时间,建设3个特色园区,引进培育10家领军企业,集聚50家大模型创新企业,打造集聚1000家企业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去年以来,“互联网3.0”成为新的产业风口。朝阳区紧抓机遇,乘势而上,2023年3月迅速出台《朝阳区互联网3.0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并拿出实打实的红利支持行业发展。

朝阳区的互联网3.0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今年2月,北京市数字人基地正式启用,梅花创投北京数字人AI基金成功募资2.4亿元。朝阳区互联网3.0产业基地正在加快建设,自去年正式运营以来,基地已陆续吸引入驻企业过百家。

如今,全区已集聚互联网3.0企业超1200家,数字人核心业务企业58家,在全市数字人产业发展中形成领跑态势。此外,朝阳区充分发挥互联网3.0应用场景研究院资源链接效应,持续提升蓝色港湾元宇宙、通盈中心元宇宙等数字消费场景应用水平,赋能重点区域数字商圈建设。

瞄准未来,朝阳区出台了数据产业的扶持政策。5月底,北京朝阳国际数据要素生态大会成功召开,发布了朝阳区实施“数据要素×”行动的工作方案及支持措施。全市首个电力数据要素实验室也在大会上正式揭牌,实验室由朝阳区、国家电网、华北电力大学等主体共同建设,将着力打造电力数据要素资源池、人才池、成果池,并在电力数据流通交易、基础制度构建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阿里云、华为技术等知名企业,都加入了朝阳区发起的数据要素生态合作伙伴共建计划。

此外,朝阳区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综合服务、数据要素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等方面持续发力,“真金白银”赋能企业发展。近一年,全区内新建5G基站220个,累计建成5229个。数字经济算力中心今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国企、政府和中小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普惠算力服务,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特色消费版图持续完善

时尚是朝阳最靓丽的色彩。作为经济大区和消费大区,朝阳区的重点商圈数量占全市的一半。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常年占全市1/4,聚集了全市近七成的黑珍珠餐厅、60%的米其林餐厅、50%的咖啡店和30%的茶馆,离境退税商店超过300家,退税商店和即买即退商店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处处涌动的消费活力,让朝阳区成为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主承载区,拥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看消费版图。朝阳区坐拥CBD、三里屯等地标性商圈,近年来,以亮马河、14号线地铁为连接纽带,进一步完善“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在纵向上,加快建设“14号线商业带”,从南向北贯穿合生汇、颐堤港、望京小街等六大商圈,联合京港地铁开展宣传,促进地铁和沿线商业资源链接互动。在横向上,依托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自西向东串联三里屯、燕莎、蓝色港湾三大商圈,支持举办宝马“新世代概念展”、亮马河醒春启航等高品质活动,充分展现高品质消费场景供给能力。在核心上,加快建设“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鼓励引导领先品牌聚集和新兴业态发展,支持举办金台市集·CBD热狗节、文艺季、咖啡青年节等特色品牌活动。

看消费名片。建设“美食之城”,支持举办北京国际美食荟、“一带一路”美食嘉年华,“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扩容至9家。建设“茶香之城”,连续两年举办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节,传统茶馆、品牌时尚创新茶饮门店数量居全市首位。建设“咖啡之城”,积极引进咖啡品牌首店,举办北京CBD咖啡文化节、颐堤港×咖啡青年节等咖啡主题特色活动,提升咖啡消费品质。建设“时尚之城”,持续深化与北京服装学院、中央美院等高校合作,大力引进国际前沿品牌展会、赛事活动、知名时尚秀展、高层对话论坛等时尚消费活动,不断提升区域国际时尚影响力。

看消费结构。绿色智能的消费结构是大势所趋,朝阳区不断提振汽车消费市场,今年已发放4000万元汽车消费券,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引进多个新能源车品牌。持续提升新能源车配套设施供给,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充电网络结构。挖掘平台消费潜力,联合高德发布“潮朝阳夜经济消费地图”,引导传统商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商业体入驻直播平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看消费体验。朝阳区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和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798-751艺术街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等4地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今年,朝阳区开通了全市首条文旅公交专线,串联朝阳公园、奥森公园、温榆河公园三大公园,燕莎蓝港、太阳宫、亚奥、北苑四大商圈以及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一站式满足市民逛街、逛景点、逛公园的需求。去年底,成功举办首届朝阳国际灯光节,通过光影互动、AR沉浸式体验等多种灯光形式,结合艺术、音乐、美食三大核心元素举办200余场系列文娱消费活动,有效延长消费时间、拓展消费空间、丰富消费场景。

文化“试验田”十年结硕果

朝阳不仅是经济大区,也是文化大区、旅游大区。据统计,全区博物馆数量已达80家,累计建成45家城市书屋。今年1-5月,全区累计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活动2537场,参与市民262.99万人次。

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不仅为城市打造了一张文化“金名片”、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供给,也成功推动了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6月7日,国家文创实验区发展大会即将召开,将设置开幕式、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等环节以及国家文创实验区十年发展成就展等内容。十年前,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正式落地朝阳,它被称为文创产业的“试验田”,推动政策先行先试。国家文创实验区充分发挥部、市、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优势,率先落地文化消费试点、影视摄制服务、文化艺术品保税、外商独资设立演出经纪机构等一批先行试点政策。

北京市级层面出台单独针对国家文创实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18条”,朝阳区陆续出台文化产业“政策15条”“政策50条”“政策30条”;探索形成老旧工业厂房等存量空间改造利用、大运河河道复兴等文化引领城市更新的“朝阳实践”,创新实施“领航、领鹰、蜂鸟”梯次化企业培育模式;发布北京市首个《文化创意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南》,发起成立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设立北京市首个线下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全市首个区级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意产业联盟,建成全国首个文化产业“云园区”……

如今,国家文创实验区形成了一系列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模式,日益成为引领带动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和响亮品牌。

国家文创实验区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区域整体的文化产业繁荣。截至目前,全区登记注册文化企业10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2487家,居全市首位,规模以上企业年实现收入超过3000亿元,约占全国的2.4%。这里还汇聚了全市37%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40%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和数字文娱独角兽企业,50%的上市广告公司,60%的规模以上影视企业和影视特色园区,70%的头部MCN公司和数字内容生产公司,80%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90%的国际传媒机构……

不畏艰难、攻坚突破,朝阳区正努力建设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五宜”之城,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同时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