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创新的主导作用

强化创新的主导作用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化数智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一系列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结构。同时,创新始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将创新摆在第一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创新是实现变革的重点和关键。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必须把创新发展作为有力支撑,这也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

“创新”主导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到现代席卷世界的科技革命,从蒸汽机的出现到电力的广泛应用,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到今天的数智化成果不断拓展,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都离不开创新的推动。新质生产力作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样是在创新驱动下不断发展进步的。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

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创新始终贯穿生产力发展的各个环节,推动技术不断进步,使得新质生产力更加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其中,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同时,创新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动能,推动生产力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发展。因此,要不断塑造全面创新优势,不断拓展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全面创新。以智能制造为例,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智能制造还推动了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培育。再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是近年来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通过创新,新能源汽车实现了更低的排放水平和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了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还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此外,在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技术突破和模式创新,这些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高水平保护,使得新质生产力更具绿色发展的底色。高质量发展要求不仅关注当前的生产效率,还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技术,为未来的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新质生产力追求的是质优,即注重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标准,这种质优的标准与绿色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比如我国的光伏产业,通过利用太阳能这一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实现了电力生产的绿色化。同时,光伏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硅片、电池、组件等制造环节以及安装、运维等服务环节的产业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绿色产业链。

关键核心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创新的根本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牢牢牵住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关键核心技术已成为增强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动力,这必然需要以关键核心技术革命性突破为主要着力点,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应用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擎。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全球化环境中,无论国家还是企业,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谁就赢得竞争优势。以5G技术为例,传统的4G网络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和处理速度,因此,5G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通信技术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G技术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创新空间。5G技术的突破不仅提升了网络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还推动了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比如,在智能制造领域,5G技术使得设备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实现了远程监控、实时数据传输和高效协同作业。同时,关键核心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了整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5G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多个行业格局:在医疗领域,5G技术使得远程诊断、远程手术等成为可能,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在教育领域,5G技术为在线教育提供了更流畅、更真实的互动体验,推动了教育模式创新;在娱乐行业,5G技术为高清视频流、虚拟现实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支持,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因此,关键核心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实现创新的根本,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应用,还为整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对于我国来说,人工智能是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迁的重要战略抓手。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形成既有竞争力又有战略优势的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比如,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芯片被喻为电子产品的“大脑”,国外技术封锁使得国内芯片研发迫在眉睫。一些企业不断实现芯片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众多行业提供了高性能、低成本的芯片解决替代方案,从而推动了整个电子产业的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为市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点,不断推动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创新的关键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必须应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质量提升等一系列挑战,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长期来看,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其市场规模将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速。当前,推进以数智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因此,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迫切需要新质生产力推动。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技术创新的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传统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链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及数字中国的建设。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既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洞察,也是对我国经济实力自信的体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涵盖了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大引擎。新时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勇于开辟新领域、创建新模式,加快打造支柱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现了一系列新突破,释放出强劲发展动能。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50%,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已超过13%。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已累计突破2000万辆,第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达到6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数字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具有驱动整体经济升级的能力和实力。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对整个经济发展范式的重塑。数据要素对各行业的创新赋能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各行业实现数智变革。因此,各行业势必要加快数智化转型,推动并实现数字化变革,充分发挥数据生产力的驱动作用。同时,发挥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赋能升级作用,全面推动数实融合,带动全产业链的升级与创新,实现对传统实体经济的范式重塑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提高整体生产效率,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是创新的重点

随着科技创新的进步发展,新的生产要素和配置方式不断涌现,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优质先进的生产要素融合发展,为提高创新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性支撑。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决不能依靠单一要素来推动,必须创新优化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让优质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优化配置能够根据不同创新项目的需求和特点,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类生产要素,能够降低创新成本,缩短创新周期,提高创新成功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克服传统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的不足。各类优质先进生产要素相互作用、融合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技术和数据要素作为新型优质生产要素的代表,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新型生产要素以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为主,融合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三大核心生产要素,具有多要素融合的特征。技术和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驱动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的应用,可以带来新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生产流程,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生产成本。新型生产要素的多要素融合,使得各个生产要素之间产生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技术和数据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劳动力的需求和能力,也改变了土地和资本的使用方式和价值。同时,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不断升级和优化也为技术和数据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支持,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产要素体系。

技术与数据两大效率型生产要素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技术创新依赖于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而数据则需要技术的支持来发挥其最大效益。各类优质先进生产要素的协同配置,使我国的经济结构焕然一新。比如我国的高铁技术、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成为国际典范。

以效率型生产要素为主导,各类优质先进生产要素的融合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同样面临着各种挑战。如何平衡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好地相互协同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规范也需要不断完善,以保障各类优质先进生产要素的有序配置。此外,为了实现各类优质先进生产要素的更高效融合,需要加强各领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在同步创新发展中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部中心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