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韩朴:从北京中轴线看中国古都文化(5)

金之后是元。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虽然说,元的首都依旧在这一区域,但金中都已经被毁得不像样了,而且规模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而言也小,还不符合蒙古人逐水草而居的特点。于是,经过反复斟酌,元便有了在金中都之外的元大平原上建都的规划。这片大平原遍布河流、湿地,也就是后来的北海、中海、南海、什刹海、积水潭等。由于是择地新建,新首都可以不受旧格局约束,可以充分体现中国古都文化的理想。其设计者刘秉忠是个杂家,身兼儒、释、道三家的学问,十分了解上文中提到的《考工记》。所以,我们能够发现,元大都可谓是最接近《考工记》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记载的。

元之后是明。明初的首都是南京,其地形与北方大有不同,以丘陵为主,多山地、湖泊、河流,平地较少。明初的南京是中国历代首都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也由于地形原因,其外围都是不规则的。相应的,在平地上建设的部分则严格按照中轴线对称,成为明北京城的设计蓝本,且直接影响了全国各地的王府设计。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称帝,把首都迁到北京,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新修建都城。这一工程是当时世所罕见的,比如把元大都原来的南城墙再往南推,把元大都时不与宫城在一起的太庙、社稷坛搬到宫城前面来,形成左祖右社,以及改建钟鼓楼,移到了中轴线上。明中叶时,嘉靖皇帝上位,又根据古代制度,分开了地坛、天坛以及日坛、月坛。此外,在嘉靖时期,北京又由于与蒙古战事的原因兴建了南边一圈的外城,以及将中轴线向南延长至现在的永定门,形成了如今的7.8公里。

明清北京城的整体布局、规划在明嘉靖时期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北京而言,清廷更多的是继续建设、丰富与美化,而没有太多革命性的变化。民国时期,北京中轴线也没有什么进一步的建设,反而是开了几道口子,比如正阳门、中华门、东西长安门以及皇城。其中,最主要的是正阳门改建工程,由皇帝家专有改成了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进行了天安门广场、中轴线的改建。清时期的天安门广场是走不通的,而到了民国就开了几个门,老百姓可以去里面逛逛,但这一场所一直没有被利用起来,反而成了流浪汉的住所、附近居民的垃圾场。于是,我们就把乱七八糟的都拆了,也把场地都收拾干净了。广场两侧变成了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代先人曾经规划、建设、使用过的都城,包括那些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古都,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共同诞生、发育、成长、变化。中国古都文化发展、变化的整体轨迹,就像是一部伟大史书中的篇章,从未中断,传承发展。想来,这应该就是我们申报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之一了。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