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善用育人智慧 培养时代新人

中国理论网:善用育人智慧 培养时代新人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为思政课教师担负教书育人使命进一步明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肯定教育工作者对人才队伍培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教育家精神作出深刻阐释,倡导发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思政课教师要响应时代号召,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努力做好时代新人的“大先生”。

一、启智润心:贯彻德智双修的育人思想

锻炼心智、滋润心灵,思政课教师应坚持以文化人、启迪心智,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人格、思想情感的多方面发展,为培育信仰坚定、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思政课教师要感悟历史文化,从中汲取启智润心、全面育人的教学灵感。孔子曾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培育时代新人,要注重启发引导,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由此推彼、层层递进。在教育学生方面,孔子强调要使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做到以道为方向,立足道德修养,秉持仁义之心,发展六艺才能,实现其自身全面发展。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努力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结合所学知识为学生设置悬念、留下空白,给予学生思考空间,使学生自觉深入挖掘知识理论、道德修养等内容,锻炼自身全方位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开拓思路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以知启智、以知促行,满足自身的全面发展需求,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目标。

促进榜样引领的激励式教学。思政课教师要借助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向德智兼修、爱国奉献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关系着新时代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形成塑造以及青少年发展道路的方向抉择。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己身为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之路。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可通过引用彭士禄、杨振宁等名人事例,为学生展现真实立体的模范人物形象,激励学生以其为榜样,在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健全思想道德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思政课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培根铸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让党放心的时代新人。

贯彻文艺熏陶的沉浸式教学。思政课教师需依托教学资源,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提高认知能力、丰富情感技能。优秀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精神风貌。列宁认为,真正的文学能“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艺产品能够给予人向美向善、积极进取的精神信念。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可充分利用优秀的影视、乐曲、诗词等精神文化产品,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演绎、诗词创作等实践活动,在无形的文艺熏染中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精神力量。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可创造机会,带领学生深入博物馆、纪念地等场所,使学生切身感受历史文化场所中所蕴含的历史厚重性、价值深刻性,在沉浸式参观感悟中坚定信念、担当使命。

推进思维创新的开放式教学。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助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更新思想观念。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特征,引导学生接触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先进文化作品,拓宽学生视野,创新学生思维,达到启迪智慧的效果。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价值观塑造方向,警惕外来有害思潮的冲击,发挥思政课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引导学生辨别外来文化渗透的内容实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推动学生自觉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在开拓思维的同时坚守本心,提高爱国担当的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实践。

二、因材施教:落实有的放矢的培育举措

探究个性、针对指导,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思政课育人的同时要进行课程延伸,实现课堂课外协调推进,关注学生自由个性发展,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采取不同培育方式,因人而异、灵活施教,培育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在理念贯彻中坚持善教思想。注重因材施教,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树立差异化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前,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特征,做好灵活调整教学方案的心理准备。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制定系统全面的教学方案,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多媒体形式。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结合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确保教学效果。

在实践育人中变通教学方式。落实因材施教,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并及时更新,应用于教学实践。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提高教学实效。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讨论、师生问答、课下答疑等多样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并辅以课后针对性答疑以及时回应学生需要。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全面利用教学资源,将网络平台、虚拟仿真等科技资源恰当引入教学环节,借助在线教育、虚拟教室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使学生在针对性指导中启迪思维、浸润心灵。根据学生学习发展规律,提供差异化教学举措,是思政课教师发挥育人智慧、善施教化的生动体现。

在师生交互中把握学生个性。贯彻因材施教,思政课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技能专长,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特质进行差异化沟通交流,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启发,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中。一方面,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态度,对于学习认真但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可加以鼓励支持,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对于思维灵活但缺乏耐心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引导教诲,促进学生沉心静气;对于态度严谨但缺乏创新的学生,教师应给以启发锻炼,推动学生善思开拓。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把握学生个性,引导学生自觉投身志愿服务、实地调研等各类社会实践,使其学用结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在评价学生中多元综合考量。坚持因材施教,思政课教师应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过程中得到反馈。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方面需从多群体综合考量,在了解学生性格特征的基础上,与学生其他课任老师、家长及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较为深入地对学生进行更加客观的了解。另一方面,结合学生课堂表现、课程成绩及课下交流进行全面评价,从而较为科学地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更加全面的掌握。对学生的科学评价结果是思政课教师完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思政课教师可以从评价结果中汲取灵感、发现不足、弥补缺失,采取恰当方法对学生进行特色化教学。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建设的主体队伍,肩负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把握启智润心,思政课教师帮助学生坚定信念、开拓思维、涵养品性;推进因材施教,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整体性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差异化发展。落实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实效、助力思政课建设、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理念。思政课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要求,充分把握学生个性,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时代新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20JDSZ3061)

作者简介:冯赵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博士研究生,河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中心(河北工业大学—雄安新区)研究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访问学者;只慧薇,河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中心(河北工业大学—雄安新区)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