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陈述:深刻认识把握党章的重要性(2)

(三)党章制定修改的历史沿革

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高度重视党章,始终把制定和完善党章、学习和贯彻党章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党之所以始终高度重视党章,就是因为能不能有效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关系到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以下简称《纲领》)。这是党的历史上关于党的建设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纲领》共十五条,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和纲领,提出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1922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部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章程,共六章,二十九条。

1923年,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章程共六章,三十条,对二大党章进行了个别条文的改动。如在关于党员入党手续方面,第一次规定了新党员候补期。三大党章还分别规定了候补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1925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章程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

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没有专门讨论修改党章的问题。五大闭幕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6月1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共有十二章八十五条,其中,第一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

1928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党章共十五章五十三条。六大党章基本保持了五大党章的基本内容,在结构上作了一些调整。

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这也是我们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这部党章根据执政党的特点,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1969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共六章十二条。

197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内容为六章十二条。

197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强调了“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与九大、十大党相比,十一大党章在内容上作了较多修改。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部党章吸取了历届党章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另外,十二大党章首次将入党誓词载入党章。

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对十二大党章的部分条文内容作了修正。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共有十章五十条,是对党的十二大党章的进一步修正,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并将其贯穿党章全文。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这次修改党章集中在一个重大问题上,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写入党章;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