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制度基础,是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撑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有利于更好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动力,以供给和需求动态平衡为落脚点,核心是要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上的主要呈现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产业结构的迭代升级。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支撑是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更注重强调质。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关键是创新,除技术领域的创新,制度安排和营商环境还要有利于创新。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第一驱动力的作用,进一步优化配置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从而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高。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具备三个关键因素: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具有把基础科研转化成应用技术的企业或者机构、具有支持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转化的金融系统。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具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京津冀地区创新资源丰富,创新主体多元,拥有众多的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大量高学历人才,有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环境良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制造业基础雄厚,金融业发达,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京津冀地区要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契机,发挥优势创新资源和发展基础,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创新动能打造,不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XxjpsgC007233_20240204_PEPFN0A001

2024年2月2日拍摄的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照片,天津

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保障。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企业创新。尊重市场规律,处理好市场竞争中大企业和小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营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秩序。民营经济是最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主体,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各级各地要把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用好用足。从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竞争政策、产权保护、税负水平、经营运行、市场监管、争端解决、政府采购、招投标、基础设施、法治环境等方面优化营商环境,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种隐性壁垒和堵点卡点,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京津冀政务服务“同事同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造高效协同的一体化营商环境。

构建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生产关系,必须不断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让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到新质生产力领域。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和人才凝聚吸引力,打造新质生产“合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构筑良好的创新生态,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推动教育、科技和人才形成良性循环,加快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全面支持创新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创新政策的保障、激励、服务作用,优化政策供给,健全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加强政策统筹,形成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投融资和知识产权专利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京津冀新质生产力的优势,构建产学研新模式,完善不同创新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开发和市场销售的融合联接,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在区域内的转化率。进一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在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集中优势科研力量进行攻关,形成科技创新优势。二要推动人才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创新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靠人才进行创新活动、技术应用和推动制度变革。推动人才培养、评价、引进和激励制度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金字塔型”人才培育支持体系。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紧跟科技发展趋势,科学谋划、超前布局、前瞻引领,建立高等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着重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战略急需领域人才和拔尖创业人才,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保障。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技能作为重点培养方向,顺应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吸引社会力量,搭建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载体,推动教产融合,探索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进一步推动人才评价改革,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和主观能动性。破除人才评定中的“五唯”顽瘴痼疾,建立以创新价值、成果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鼓励多出成果和成果产业化的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和创造精神。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搭建平台,实现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能。秉承整合全球创新要素的原则,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实行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采用“专职+兼职”模式,引进产业急需人才,加快形成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科技人才队伍。三要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协同创新机制。发挥京津冀三地各自优势,突破阻碍科技创新的行政壁垒,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加快推动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提高联合技术攻关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不断探索多类型、多层次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XxjpsgC007222_20240207_PEPFN0A001

2024年2月3日,工作人员在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盾构隧道内进行巡查。新华社照片,北京

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推动京津冀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实行高水平“引进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在国内转化和产业化,吸引国际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国内落地,加强科技和教育的国际交流,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动能。实行高质量的“走出去”,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欧班列国际贸易大通道,实现合作共赢。进一步推动制度型开放,加大和国际经贸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对接,推动改革开放深度融合,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发展基础。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京津冀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原始创新,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大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研发,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加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我国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动力源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领域的发展,率先构建起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底盘基础和“压舱石”,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和人才链多链融合,不断提高区域发展的韧性,重点打造氢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六条产业链,推动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第十个年头,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区域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作用,加快动能转换,不断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协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民生福祉,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