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肜新春:面向可预知的未来 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肜新春讲课_副本

肜新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新质生产力这一热词,引起了学界和实业界的深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作为新的力量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如何应对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挑战?这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

一、通过四则新闻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一)从我国2024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看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2023年四季度增长1.6%。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一系列体现新质生产力的细分指标表现亮眼,彰显了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的态势。比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比2023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61.5%、40.6%、18.5%。

在加快推进四个融合方面,全国培育出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取得显著提升。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化、低碳化持续优化,氢能、新型储能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31%,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继续下降。

(二)从北京市2024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看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市总体经济回升向好,实现良好开局。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81.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高于上年全年增速0.8个百分点。北京的经济增速走在了上海和广东前面,背后有很多数据作支撑。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10.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256亿元,增长5.8%。

北京市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出50项重点任务。

北京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第一,北京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发展水平较高,在全国乃至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第二,作为首都,北京在政治层面和政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第三,在交通、电力、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基础设施方面,北京优势明显。第四,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北京在新质生产力创新链、产业链方面具有优势。

(三)从低空经济的发展看

低空经济进入人们视野,飞行汽车产业即将迎来腾飞,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在这一领域冲在前面。

据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显示,仅仅在飞行汽车这一领域,未来全球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从事飞行汽车制造的AutoFlight(峰飞航空)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国际化企业,投资者和办公地点遍布各大洲,在江苏、山东和德国奥格斯堡等地设有研发车间。

飞行汽车,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是交通出行的最新热词。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而一旦中国率先成功落地,这对交通运输业的颠覆将不亚于当初的汽车和民航的发明。飞行汽车将在全球吸引庞大的商业兴趣,到2040年左右每年有望销售1万架,订单总价值超过600亿美元。有机构预测,到2040年,仅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中国市场将占据全球30%的市场份额。

2024年4月7日,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向总部位于广州的亿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颁发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加上2023年获得的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这家公司的无人机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三大“适航通行证”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

低空经济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是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具有显著的新质生产力的特征,蕴含巨大价值。中国很早就在这一领域进行布局。比如,国家首批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之一的安徽芜湖,从航空新材料、通航整机,到临空经济、低空运营,200多家通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此集聚。在海南,通航产业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通航企业竞相落地,低空旅游、短途运输、航空摄影、商务飞行、飞行培训等业务迅速增长。

深圳作为珠三角的代表,是全球闻名的“无人机之都”,集聚了大疆、丰翼科技、天鹰装备等无人机行业头部企业,深圳的消费级无人机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在全球占比超过50%。2023年深圳无人机及产业链企业达1730家,年产值960亿元,覆盖了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软件开发等上下游全部环节,在产业上形成了互补闭环。

广州在电动航空技术上有一定优势,珠海拥有传统航空制造和航展品牌影响力。广东省出台了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的相关政策,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北京拥有航天、航空、航发、电科等央企和清华、北航、中科院等院所的天然科研力量,在无人机领域科技创新资源得天独厚,智能蜂群、交叉双旋翼、大载重系留等先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中关村延庆园是北京无人机产业重点承载区,集聚了航天时代飞鸿、远度互联、清航装备、航天宏图等一批优质企业,总投资超12亿元的国内首个无人智能产业数字化生产基地已启动建设。2024年3月,北京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 年)》。

合肥靠近航空工业发达的长三角,虽然自身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但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培育了多家独角兽企业,聚集了亿航智能、中科星图、国电高科、航天宏图、雷图科技、中科卫星、零重力等一批空天信息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积累了丰富的低空经济科技创新经验。这意味着,当前合肥初步形成了涵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空探测的产业生态格局,以及覆盖研发设计、测试验证、核心制造、运营服务的全链条框架。

此外,川渝地区目前也正在对低空产业进行探索建设。江苏、安徽以及江西,目前也在做跨省域的低空产业尝试。

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其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贡献率接近55%,围绕供应链、生产服务、消费、交通等经济活动带来的贡献接近40%。

(四)从中国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的表现看

2024年4月,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展。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始于1947年,被誉为“制造业宇宙”最大盛典。据不完全统计,德国本土参展企业有1333家,占比33.8%,位列第一,中国大陆参展企业有1220家,占比31%,位列第二,是美国(105家)的12倍、日本(21家)的58倍、韩国(74家)的16倍、印度(91家)的13倍,充分显示出中国企业加速出海、深化国际创新合作的决心。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